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280509 China Exil

2009年5月30日

1989年在北京發生的那場民主運動經歷了"驚心動魄"的52天。在89年6月3日夜間至4日凌晨,這場以要求政治改革為主題的運動在中國當局的血腥鎮壓下收場。中國當局調動軍隊,向自己的民眾開槍。許多當年積極參與民運的人士被迫逃往國外。其中有不少人在20年後的今天仍然在繼續爭取民主和自由的鬥爭。記者走訪了幾位身在美國的當年民運人士。

https://p.dw.com/p/I0TD
當年在天安門前奮勇呼號的學生目前有不少流亡海外圖片來源: AP

「我從6月4號以後,添了一個毛病,就是容易流淚。一遇到激動的事情就流淚。這也是六四以後落下的毛病。」

——講話的人是楊建利。當年的他只有26歲。楊建利將"六四事件"稱為屠殺。在六四之後,楊建利逃往美國。早在1986年,楊建利就在美國留學。如今,他是政治學雙料博士,並在美國哈佛大學從事人權領域的研究和教學。楊建利少年時代的夢想是,中國能發展成一個民主國家。這個夢想他至今沒有放棄。幾年前,他成立了專門致力於爭取中國人權的組織。不過,今天,楊建利同89民運時許多盟友的關係已經中斷,他說:「經歷過這段歷史的人,心裡可能都有個東西。這個東西呀,有的可能是從事教育行業,當官了,有的做生意了,他可能把這個東西埋沒了,出於恐懼,出於對利益的追逐。」

胡平現在生活在紐約,是《北京之春》的主編。他能夠理解現在出現的心灰意冷的趨勢:「就因為發生六四這個事情呢,鄧小平講,別的事情就不問姓社姓資了,也就是別的方面路子比以前更開闊。那大家就想,我們為什麼非往政治上撞呢,只要不辦這個事,日子過得還不錯。本來是有對民主的追求,這種追求受到粗暴的打斷。大家就想,別的路很多嘛,所以首先是出於恐懼,沒有恐懼他就走下去了。」

由流亡海外的華人創辦的人權組織很難獲得財政上的支持。許多位於美國的這類組織雖然可以獲得美國政府提供的一些支持,但相比之下,經商賺的錢要比在人權組織工作多得多。胡平介紹說,許多流亡海外的華人都想從中國的經濟騰飛中有所獲益,這其中也包括當年的異議人士,胡平說:「1989年前經濟發展是人們對自由民主,對政治改革要求的一個催化劑。到後來,89六四之後,成了一個替代品。日子過好就行了,別的就可以不管了。」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無論是在中國國內還是海外,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也在不斷增強。楊建利批評說,中國那段血腥的歷史如今被許多人排斥在記憶之外:「中國的主義是實用主義。因為很多人認為,愛國是一種時尚。愛國有好處,這裡指的是假愛國。像我這真愛國要坐牢的。假愛國有好處,政府鼓勵呀,沒有危險呀,至少沒壞處。所以我在今年4月份提出了一個概念叫'人權愛國者'。真正的愛國一定要愛這個國家的老百姓。愛這個國家的老百姓,你看到他的權利受到破壞,你就要痛苦。要為他們而爭,這才是真正的愛國。」

"六四事件"已經過去20年,楊建利認為北京政府對這一事件進行重新評價的可能性不大,因為這首先需要根本上的政治體制改革。

作者:當遠

責編:葉宣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