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280509 China Exil

2009年5月30日

1989年在北京发生的那场民主运动经历了"惊心动魄"的52天。在89年6月3日夜间至4日凌晨,这场以要求政治改革为主题的运动在中国当局的血腥镇压下收场。中国当局调动军队,向自己的民众开枪。许多当年积极参与民运的人士被迫逃往国外。其中有不少人在20年后的今天仍然在继续争取民主和自由的斗争。记者走访了几位身在美国的当年民运人士。

https://p.dw.com/p/I0TD
当年在天安门前奋勇呼号的学生目前有不少流亡海外图像来源: AP

“我从6月4号以后,添了一个毛病,就是容易流泪。一遇到激动的事情就流泪。这也是六四以后落下的毛病。”

——讲话的人是杨建利。当年的他只有26岁。杨建利将"六四事件"称为屠杀。在六四之后,杨建利逃往美国。早在1986年,杨建利就在美国留学。如今,他是政治学双料博士,并在美国哈佛大学从事人权领域的研究和教学。杨建利少年时代的梦想是,中国能发展成一个民主国家。这个梦想他至今没有放弃。几年前,他成立了专门致力于争取中国人权的组织。不过,今天,杨建利同89民运时许多盟友的关系已经中断,他说:“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心里可能都有个东西。这个东西呀,有的可能是从事教育行业,当官了,有的做生意了,他可能把这个东西埋没了,出于恐惧,出于对利益的追逐。”

胡平现在生活在纽约,是《北京之春》的主编。他能够理解现在出现的心灰意冷的趋势:“就因为发生六四这个事情呢,邓小平讲,别的事情就不问姓社姓资了,也就是别的方面路子比以前更开阔。那大家就想,我们为什么非往政治上撞呢,只要不办这个事,日子过得还不错。本来是有对民主的追求,这种追求受到粗暴的打断。大家就想,别的路很多嘛,所以首先是出于恐惧,没有恐惧他就走下去了。”

由流亡海外的华人创办的人权组织很难获得财政上的支持。许多位于美国的这类组织虽然可以获得美国政府提供的一些支持,但相比之下,经商赚的钱要比在人权组织工作多得多。胡平介绍说,许多流亡海外的华人都想从中国的经济腾飞中有所获益,这其中也包括当年的异议人士,胡平说:“1989年前经济发展是人们对自由民主,对政治改革要求的一个催化剂。到后来,89六四之后,成了一个替代品。日子过好就行了,别的就可以不管了。”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在中国国内还是海外,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也在不断增强。杨建利批评说,中国那段血腥的历史如今被许多人排斥在记忆之外:“中国的主义是实用主义。因为很多人认为,爱国是一种时尚。爱国有好处,这里指的是假爱国。像我这真爱国要坐牢的。假爱国有好处,政府鼓励呀,没有危险呀,至少没坏处。所以我在今年4月份提出了一个概念叫'人权爱国者'。真正的爱国一定要爱这个国家的老百姓。爱这个国家的老百姓,你看到他的权利受到破坏,你就要痛苦。要为他们而争,这才是真正的爱国。”

"六四事件"已经过去20年,杨建利认为北京政府对这一事件进行重新评价的可能性不大,因为这首先需要根本上的政治体制改革。

作者:当远

责编:叶宣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