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專訪: 大眾汽車不會太擔憂失去德國政府投資擔保

2022年6月2日

德國大眾汽車據報導無法再獲得德國政府的在華投資擔保,原因很可能是因為該公司堅持在新疆經營工廠。大眾汽車因此會面臨怎樣的風險?德國政府的投資擔保對於海外經營的德企又有怎樣的意義?德國之聲專訪了一名熟悉投資中國的德國公司法律師。

https://p.dw.com/p/4CCzz
上汽大眾的新疆工廠建於2013年
上汽大眾的新疆工廠建於2013年 圖片來源: Stephan Scheuer/picture alliance/dpa

德國之聲:幾天前我們看到《明鏡周刊》報導稱,德國聯邦經濟部拒絕為德國大眾在中國的新投資項目提供擔保。作為長年從事歐企投資中國相關業務的公司法律師,您是否能為我們解釋一下,德國政府為德企提供的投資擔保究竟是個什麼概念?每一家德企前往海外投資,是否都能獲得德國政府的擔保?

魏德裡希(Thomas Weidlich):當然不是每家德國企業都能獲得擔保。它起源於60年代,是德國政府為了促進企業海外投資出台的措施,以降低德企在發展中國家、新興國家投資的風險。中小企業尤其需要這樣的措施。當然申請投資擔保也有一定的前提條件,具體的擔保內容也各有不同。

德國之聲:在一份典型的德國政府投資擔保協議中,會主要有哪些內容呢?

魏德裡希:首先協議會明確描述具體擔保的投資項目,包括投資框架、投資金額等重要數據。重要的投資標準、項目是否合規、所在國是否能審批等訊息也需要明確列出。然後企業和德國聯邦政府根據這些具體訊息來制訂擔保協議。

德國之聲:假如這家企業在海外市場經營不善虧了錢,德國政府會用公共財政去補償其經濟損失嗎?

魏德裡希:投資擔保不是用來為經營不善或者其他市場風險兜底的。一個投資項目因為市場培育不全、合資夥伴遇到困難而虧本,投資擔保並不會去補償其損失。擔保的作用主要體現在抵禦海外市場政治影響方面。比如,投資項目遭到所在國沒收、審批延遲、承諾的許可證沒有發放等情形,也就是所謂的政治風險。在遇到這種情況時,作為擔保人,德國官方一般會有兩種選項。一種是應對極端情形的,比如一個投資項目因為所在國的政治影響而失敗,那麼德國政府會在擔保協議規定的賠償限額內補償德企的部分損失。還有一種則更加重要:德國外交人員始終會跟蹤德企投資項目,不斷地與所在國的有關部門交涉,力爭在問題出現的早期就採取措施予以解決。

德國之聲:您的意思是說,比如在中國,德國大使、領事始終跟蹤擔保的項目,和中方接洽,確保投資失敗、需要補償的情況根本不會出現?

魏德裡希:對的,就是這樣。這也是德國政府投資擔保的最重要意義,從政治層面上幫助德企在海外市場取得成功。總而言之,投資擔保兜底的是政治風險,而非市場經營風險。

德國之聲:我們來探討一個假設性問題:假如一家德國企業在海外因為所在國審批延遲而面臨巨大損失,德國政府會賠付多大比例?

魏德裡希:這個就要根據具體的擔保協議進行具體分析了。比如損失範圍如何界定、賠付上限是多少等等。有一點可以肯定:賠付金額不會是無上限的。

德國之聲:過去幾個星期,上海的防疫封控影響了華東地區上千家設廠經營的德國企業,他們的損失是否會由德國政府通過投資擔保協議來補償?

魏德裡希:首先,這取決於當事德企是否和德國政府簽有擔保協議。當然大部分在華經營的德企都有這樣的擔保協議,但並非全部德企都有,而且也並非全部類型的投資、全部類型的政治風險都在賠付範圍之內。而且德國政府也一直建議德企首先充分利用所在國的法律維權手段。德國和中國之間也簽有雙邊投資保護協議,企業可以用其先向所在國要求經濟補償。我認為,德國政府提供的投資擔保不太會運用於這樣的場合。當然,具體情況還是要具體分析。

德國大眾汽車首席執行官迪斯(Herbert Diess)表示,這家老牌車企將繼續經營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工廠
德國大眾汽車首席執行官迪斯(Herbert Diess)表示,這家老牌車企將繼續經營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工廠圖片來源: Jens Büttner/dpa/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幾天前我們看到新聞,德國聯邦經濟部不再為大眾在華新投資項目提供擔保。德國大眾會因此面臨哪些風險?

魏德裡希:首先我要指出,這條新聞並沒有100%確證,因為德國政府迄今只是承認某一家德企的投資擔保申請被拒,但沒有明確指出是哪一家。當然外界都推斷出這家企業是德國大眾。不管怎樣,這家德企假如在中國因為政治影響而蒙受了損失時,就不能指望德國政府來補償了,只能自己承擔。當然這家德企還可能會和商業保險公司簽有協議,多少還是能獲得一些補償。需要強調的是,德國政府提供的投資擔保,主要是為中小企業開拓海外市場提供幫助。相對大型企業,中小企業評估、應對海外風險的能力有限,和在華經驗豐富的德國大眾不能比。中小企業更加依靠德國政府的投資擔保。

Thomas Weidlich是一名長年從事歐企在華投資業務的公司法律師,現為德國陸德(Luther)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和亞太區負責人。
Thomas Weidlich是一名長年從事歐企在華投資業務的公司法律師,現為德國陸德(Luther)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和亞太區負責人。圖片來源: Jörg Modrow/laif/luther lawfirm

德國之聲:假設一家大型德企,姑且認為其是德國大眾,在中國遇到了審批延遲等政治風險。德國政府是否會因為沒有簽署投資擔保協議而對此不管不顧呢?

魏德裡希:我個人觀點是:不管有沒有投資擔保協議,為海外德企、海外德國公民提供幫助都是德國政府的政治任務。況且像德國大眾這樣的企業,下薩克森州政府是參股的,可以說是一家德國國資企業,所以德國政府肯定還是會出面和中方交涉的。當然考慮到新疆等問題,德國官方屆時的行為會非常謹慎。但從原則上而言,我不認為德國政府屆時不會為大眾出面,也許他們會在幕後採取一系列交涉。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