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非修道院生活新模式

Lydia Leipert2008年11月11日

中世紀的時候,有些女性自願結成「半俗尼」群體,生活在一起,共同打理生計。幾年來,在柏林也出現了這一類似的群體,比如在克羅依茨貝格區(Kreuzberg)。

https://p.dw.com/p/Frzv
不是修女也一起生活圖片來源: Linda Vukaj

柏林的"半俗尼"之家外表上看起來很現代而且光線充裕。這裡住著53位女性。一樓的集體起居室裡正在開會。透過落地玻璃窗可以望見裡面坐著幾位年長的女士,正坐在腥紅色的沙發上討論院子裡的大樹要不要現在砍掉。其中一位是75歲的猶塔,她是這個項目的發起人。猶塔說:"幾年前我曾和女朋友一起去荷蘭參觀過那裡的"半俗尼"之家古跡,令我印象深刻。"猶塔由此受到啟發,"我們不想再孤身一人生活,找到了歷史上曾經有過的先例。"  

但是,在柏林建造這個夢想還是花費了7年的時間。找到地產商就不容易,如何支付房子建造的費用也是個難題。最後,女人們自己買下了房子裡的公寓。柏林版的半俗生活和中世紀從荷蘭傳播開婦女運動又有何共同之處呢?原本這是一個起源於宗教的婦女運動,遠離婚姻和修道院。猶塔說:"我們不再具有宗教色彩。共同之處是在於集體意識。這是女性們搬到這裡來的原因。"

集體生活,集體責任

共同生活也意味著共同承擔責任。大家各司其職,照料房子和花園。一個在院子的草坪上集掃落葉,其它人就把落葉收拾到小推車上。一隻家貓時而圍在她們腳邊轉悠。

貝蒂娜正坐在3樓電腦前,31歲的她是這個之家裡最年青的一位。因為教師工作繁忙,所以她沒有時間一起參加集體勞動。貝蒂娜說:"這裡活動可多了,一會兒氣功;一會兒話劇、舞會。不過這些都不是我感興趣的。"貝蒂娜關心的是同一樓層上的鄰裡。她說:"要是有人病了,門口就會有杯果汁,還帶著祝以康復的問候。這對我來說很重要。"

貝蒂娜不想再住集體宿舍,但又拒絕單身一人搬入彼此少有往來的住宅小區。"半俗尼"之家正好是她首選,儘管男朋友對此有所疑慮。男友不希望前來拜訪時遭遇古怪的目光,但貝蒂娜說,後來他發現這裡的氛圍很親切。

群體獻計

居住在這裡的女性來自社會不同領域,有社會學家、醫生、戲劇學家,人人在這裡發揮自己的作用。擅長電腦的專門設置了一個內網;研究文學的會組織一場讀書會。住在四樓的馬力莎對這裡的特殊居住氛圍尤為津津樂道:"女人們住在一起感覺就是不一樣。和女性交往我很快就有溝通。但跟男人們的關係總是很淺薄。"為此,這位67歲的馬力莎專門從法蘭克福搬到柏林。馬力莎認為,住在這裡比去養老院好得多。但是,當年邁的老人需要更多的照料時怎麼辦?馬力莎也不能回答。不過,大家正在商討如何解決這樣的問題。

互助集體生活的模式運轉良好,面對更多的需求,到2010年柏林還將建立一個"半俗尼"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