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Chi0306 4. Juni Ausschnitte

2009年6月4日

德國之聲記者在"六四"事件20周年前夕,採訪了一些當年親歷天安門鎮壓行動的民運人士和屠殺受害者家屬。他們如何回憶當年的民主運動,又是如何看待20年後的中國呢?以下是採訪的重要片斷節選:

https://p.dw.com/p/I2rR
1989年6月3日,一名勇敢的大學生在演講圖片來源: AP

20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89年6月3日,從4月份開始的學生遊行和民主運動達到高潮,中國政府當局作出了出動軍隊鎮壓所謂"反革命暴亂"的決定,把槍指向了遊行的學生和圍觀的市民。整個流血衝突於6月4日結束,中國官方公佈其間有200多人死亡,其中包括解放軍士兵,7000多人受傷;但是中國紅十字會和一些學生組織稱,應該有2000到3000人死亡。

目前流亡美國的王丹是當年89民主運動的學生領袖,在學潮遭到中國政府當局鎮壓之後,他先後兩次被判處監禁。目前生活在美國的王丹仍然積極投身民主運動,並兼任中國憲政協進會主席、《北京之春》雜誌社社長等職。回憶起當年的激情歲月,他為當年民主運動的星火被撲滅而感到深深的惋惜:

"事實上,如果當局不鎮壓六四學生運動的話,今天的經濟增長速度更快。當年經濟改革的指揮者趙紫陽等比今天的這些領導人更具有市場改革的特點。所以經濟增長一定會更快。同時,如果政府當時接受學生反腐敗的主張,那麼今天社會出現的不公平現象和腐敗現象也會大大減少。所以如果六四不被鎮壓,今天中國會有一個更快,更健康的經濟發展。"

同樣生活美國的學者胡平是《北京之春》的主編。早在80年代初,他就投身於中國民主運動,後移居美國。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胡平對中國政府當年以"資產階級自由化"為罪名壓制民主提出了批評:

"所謂"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這個口號本身就是一個極大的諷刺。因為你共產黨以前是靠搞共產起家的,是要消滅資本主義建設社會主義。但是自從四人幫垮台,中國開始經濟改革以來,那麼改革開放的基本方向就是一個資本主義趨向的改革,市場經濟趨向的改革。就是要改掉社會主義,恢復資本主義。共產黨動不動給別人刻上罪名,說別人搞資產階級自由化,走資本主義道路,現在你就在走資本主義道路,你憑什麼給別人刻這個罪名呢?"

20年前,中國成功的民營企業家還屈指可數,而專營高科技業務的四通公司總裁萬潤南就是其中知名度最高的一位。八九年北京實施戒嚴狀態後,萬潤南曾試圖緩解局勢,他一方面發動倡議,呼籲人大召開緊急會議以憲政手段解決危機,另一方面,他極力規勸學生,撤離天安門廣場,以避免流血事件的發生。那麼,20年後,萬潤南又是怎樣看待當年的民主訴求呢?他說:

"二十年來我們所堅持的當時的那些訴求依然沒有變。當時希望推進政治改革,希望反對腐敗,希望政治更加清明,社會更加公平,這些基本問題在今天的中國依然存在。而且有些問題甚至是更嚴重了。」

20年前,楊建利只有26歲。如今,生活在美國的他是政治學雙料博士,並在哈佛大學從事人權領域的研究和教學。楊建利少年時代的夢想是,中國能發展成一個民主國家。這個夢想他至今沒有放棄。談到中國當今的政府為什麼拒絕對"六四"表態,拒絕解決歷史遺留問題,他表示:

「中國要享有真正的民主變化,它踰越不過六四這個問題。共產黨不願意解決六四問題,並不是說現在的人在六四的時候負有法律責任。他不是像李鵬,像楊尚昆,甚至像江澤民可能還負一定的法律責任。二是因為,就像你講的,一旦六四的問題,有了新的說法, 就意味著中國的政治領域要開放了。這時候就意味著老百姓要起來,要參與政治,要把自己的這個意見反映到政治角色中。老百姓要起來抗議了,也就是說中國的政治變化就要開始了。是因為政治變化使得當政者現在不願意解決六四的問題。 」

在20年前的那場劫難中,有不少死難者既不是所謂的"暴徒",也不是運動的積極參與者,但是仍然倒在了軍隊的槍口下。丁子霖的兒子薑捷連就是其中的一位。她和其他無辜受難者的家屬組織了"天安門母親"組織,多年來一直為真相和公正奔走呼號。丁子霖說:

「我想這二十年來我們苦苦在尋找的,就是真相的一部分。但是它畢竟僅僅是這場六四大屠殺真相的一部分。那就是說,大屠殺之後,造成了苦難。遇難者怎麼遇難的,他們怎麼給家庭造成苦難,這是真相的一部分。而另一部分,是大屠殺怎麼進行的,怎麼決策的,還有是怎麼執行的。」

作者:雨涵

責編:樂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