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羅馬尼亞正出現中國城

Luiza Ilie2006年12月30日

1989年以來,在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的郊區已逐漸形成一個小小的中國城。

https://p.dw.com/p/9d1x
Bulgaria and Romania flags over EU flag, partial graphic圖片來源: AP Graphics

為了彌補因工人和科技人才持續外流造成的嚴重不足,羅馬尼亞開始從國外招收工人。這樣不少中國人流入羅馬尼亞。服裝廠內常可見到中國女工的身影。

狹小的車間裡回響著音樂和縫紉機的聲音。日光燈下,坐在成堆布料中間的幾十名中國女工在緊張地縫制著名牌服裝。這在中國是一個常見的景象,但在即將加入歐盟的羅馬尼亞卻還不常見。這些中國婦女是羅馬尼亞東部小城巴庫的客座工人。

由於羅馬尼亞的薪水水準在歐洲很低,所以該國許多人到歐洲其它國家找工作。為了吸引外資,羅馬尼亞不得不從薪水更低的國家招收工人。羅馬尼亞的失業率為5%左右。而一些西歐國家的失業率甚至超過10%。另外,羅馬尼亞高級人才外流現象嚴重。1989年以來,已經有200萬人離開了只有2000萬人口羅馬尼亞。

同時,羅馬尼亞是西歐國家除中國外的又一個名牌服裝生產基地。這裡的薪水水準雖比中國高,但運輸路程卻短得多,而且總公司可以經常派人來檢查產品的品質。羅馬尼亞服裝業工人的平均薪水約為320歐元。而中國服裝業工人的薪水比這還少一半兒。所以對中國女工來說,千里迢迢來羅馬尼亞工作還是值得的。

據官方公佈的數字,目前羅馬尼亞有7000名多外籍工人。其中大部分來自土耳其,摩爾多瓦及中國。但據專家估計,實際數字還要高,並且還會增加。因為羅馬尼亞加入歐盟後會加劇其勞工市場的危機。羅馬尼亞稱,他們還需要三萬五千名外籍工人來填補崗位的空缺。但有些專家認為,這一數字會達到幾十萬。

羅馬尼亞的處境十分尷尬。一方面,該國急需外國康采恩的大量投資,以此保持該國穩定的經濟增長。到目前為止,羅馬尼亞的經濟主要依賴於消費。另一方面,該國又不能過於開放邊境。因為如果這樣,羅馬尼亞居民將紛紛湧入歐盟。此外,其它歐盟國家擔心,其就業市場和社會福利體系會受到蜂擁而至的羅馬尼亞人的衝擊,甚至不堪重負。尤其是講羅馬尼亞語的摩爾多瓦人有可能通過進入歐盟其它國家。

與此相反,中國人似乎願意留在羅馬尼亞。在首都布加勒斯特城邊,已出現了一座小小的中國城。那裡有許多出售廉價商品的小商店。人們正在計劃蓋一座中國購物中心。來自江西的季小梅和她的同伴們在未來幾年裡不準備返回家鄉。她說「你必須相信來羅馬尼亞闖蕩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