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網上癮君子

2003年3月11日

這一群人的特點是把黑夜當作了白天,把聊天夥伴當作了最知心的朋友,對他們的瞭解比對自己的孩子、丈夫或妻子還要詳細得多。他們一步步滑向一個危險的陷阱,到頭來失掉飯碗,失去朋友。這群人像中了魔一樣,上了網際網路網癮。

https://p.dw.com/p/3N7s
深陷其中的網蟲們終歸作繭自縛?圖片來源: AP

國際市場調研所的安德列-哈恩曾在兩年前接受柏林洪堡大學的一項調查委託對使用網際網路人士做一次調查。按照他的調查結果,德國有大約2.67%的網民有明顯網癮。哈恩說,這一比例到今天沒有發生變化,只是使用網際網路的人數從兩年前的2500萬增長到3000萬。按照這一比例,今天至少有100萬德國網民患有網癮。

一般來說,網際網路上癮者的症狀都很相似:他們在電腦前度過的時間越來越多,逐漸疏忽了工作和學習,疏遠了家人和朋友。網癮導致的後果便是棄家人而去,失去職業。此外,他們的上網的花費也常常是一筆非常可觀的數字。隨著網際網路服務技術的提高,現在上網的費用有了很大的下降。但網民上癮就更沒有了遮攔。

上癮之後如果再失去使用網際網路的機會,他們便會表現出明顯的病狀,情緒緊張,急躁,愛激動,易發怒,無論做什麼事都不能集中精力。

法爾克自己介紹說,她47歲,已經上癮兩年。開始時她只是在工作時間有機會時才上上網。後來,她自己買了一台電腦,從此,每天都要上網若干小時。她說,那時,上網比我的家庭生活重要得多。她在聊天室裡一呆就是幾個小時,用化名同在網裡結識的網友聊天。

回憶那段經歷,法爾克說,其實那種聊天是非常浮淺的。法爾克為了網上聊天,疏遠了朋友,18歲的女兒也從家裡搬了出去。後來,她還為此丟掉了工作。現在回憶起來,她為當時大筆的電話費還很後悔。1996年,法爾克寫了一本有關網際網路網癮的書並在1999年創立了一個網癮君子自救組織。她說,寫書使她從網癮中擺脫出來。

心理及社會學家正在深入探討網際網路網癮的成因及表現形式。柏林自由大學的心理學家威爾納-普拉茨數年來一直致力於網迷們的治療工作。他認為,網癮其實是一種摩登的賭癮,只不過大多數的網迷們更易受諸如抑鬱症等心理失衡問題的困擾。

普拉茨認為,網迷們其實已經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癮君子。如果沒有從根本上治癒他們的癮癖,他們將轉移依賴其它的嗜好。患者必須逐步逐次地減少上網的時間,並同時進行心理咨詢。否則很可能才逃虎穴,又入狼窩:剛剛擺脫了網際網路的陰影,又被手機短訊吸引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