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納粹德國的最後歲月

2012年1月15日

英國歷史學家克肖的新書上市,他將向我們展示納粹德國的最後歲月

https://p.dw.com/p/13jIj
***Achtung: Nur zur Rezension dieses Titels verwenden!*** Das Ende: Kampf bis in den Untergang - NS-Deutschland 1944/45 [Gebundene Ausgabe] Ian Kershaw (Autor), Klaus Binder (Übersetzer), Bernd Leineweber (Übersetzer), Martin Pfeiffer (Übersetzer)
新書上市:《終點 - 帝國瓦解》圖片來源: AP

憑借一本2000頁的希特勒傳,以重墨書寫德國當代史尤其是德意志第三帝國史,使得英國歷史學家克肖(Ian Kershaw)在上個世紀90年代末名聲大噪。現在,克肖又同"德意志書局"(出版社名)一道推出了他的新作《終點 - 帝國瓦解》。現年68歲的克肖在這本書中主要研究納粹德國的最後時期,其中一個困擾他的問題就是,為什麼直至戰爭的最後一天,"元首"的指令都可以相對較好的傳達到到最前線的士兵那裡.. 本台記者凱因德爾斯托爾福(Günter Kaindlstorfer)對克肖進行採訪並作了如下報導。

史無前例的暴政

戰敗已成定局,1945年初德國上下沒有人再懷疑這一點。儘管如此,直到戰爭結束的最後一天,雖然面臨此起彼伏的問題,第三帝國的各個層面,包括各級人員薪水的發放,柏林愛樂樂團的演出,拜仁慕尼黑的足球賽,軍隊彈藥物資的運送以及民眾生活物資的供應仍然在運轉。

這是如何做到的?克肖在他的書中提出了這個問題。為什麼直到這場戰爭的失敗就在眼前,德國民眾仍然甘願忍受戰爭的瘋狂,而在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尾聲德國卻爆發了反戰的武裝起義。克肖對此的回答是:

"答案是暴政,暴政如此恐怖,使得底層的革命缺乏土壤。如果我們比較一下1918年和1945年,馬上就能發現情況的不同。1918年德國起碼還有議會,還有其他的政黨,甚至還有和平運動,那時沒有蓋世太保和白色恐怖機構,德國境內沒有敵方士兵,也沒有蘇聯軍隊。而1945年的情況完全不同,白色恐怖的程度已經足以阻止底層發生革命。"

但是暴政並不是唯一的原因:

"根據現有的證據,當時民眾對納粹黨的支持急劇下滑,希特勒的受歡迎程度也一落千丈,但是全國上下有一種共識,那就是誰都不願意讓外國的軍隊,尤其是蘇軍進入德國的領土。"

在這本700多頁的新書裡,克肖用一種非常生動的方式分析了希特勒帝國的土崩瓦解。他運用大量翔實的細節解析了納粹德國的指令實施結構,讓人震撼。為什麼德軍的高級將領甚至是最高將領會一如既往地服從希特勒越來越失去理智的命令? 是那種視死如歸的普魯士傳統精神發揮的作用嗎?

無法避免的失敗

"我不會把這個只和普魯士精神聯繫起來。但是起碼納粹很擅長利用諸如榮譽,責任這些傳統的概念,去動員上至高級將領,下至普通士兵,竭盡所能地繼續戰鬥,拖延戰爭結束的時間,即使當時德國已經支離破碎了。"

針對德國民眾當時的這種看似不合邏輯的服從性,克肖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結構性的。與同樣是法西斯國家的義大利相比較,納粹德國的確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元首至上國家"。墨索裡尼在他的一整個當權時期,或多或少都必須顧忌義大利國王和義大利 "法西斯最高委員會",也正是這個委員會於1943年解除了墨索裡尼的權力。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法西斯義大利的權力是分散的。但是德國沒有相似的情況。希特勒不用向任何人或者機構負責,沒有什麼可以限制他的權力。所以當希特勒一旦決定把戰爭推向自我毀滅的深淵,那麼德國民眾也只能毫無選擇的跟隨他。

克肖用他的書證明了他是"敘事性歷史描寫"的大師。這位英國的歷史學家通過一種類似於歷史紀錄影片的表達方式,對那場戰爭的最後幾個月進行了令人信服和引人入勝的解讀。他帶給讀者的堪稱是一部史詩性的經典之作。

"學術的嚴謹性固然十分重要,可是這本書並不只是面向學術界的小眾,所以尤其重視針對大眾讀者的可讀性。"

作者:Günter Kaindlstorfer 編譯:見山

責編:李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