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狼圖騰》與影子作者

亞思明綜述2006年3月22日

一部曠世奇書《狼圖騰》自2004年問世以來持續熱銷,截至去年年底,發行量已經突破百萬大關。外國出版集團也紛紛出高價買下《狼》書的英文及德文版權,《魔戒》導演彼得•傑克遜還打算把它拍成電影。然而,隱藏在「姜戎」 筆名背後的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影子作者,自發行之日起,就宣佈「拒不接受記者採訪、絕不參加宣傳活動」,甚至連作品討論會都一概缺席。迄今為止,確切知道這位神秘隱形人真實身份的僅有五人,其中包括德國《明鏡線上》駐華記者。

https://p.dw.com/p/88qs
昔日水草豐美的草原不復存在圖片來源: AP

是龍的傳人還是狼的傳人?

中國人性格裡究竟有多少狼的成分?有狼的風景將會給人類帶來怎樣的震撼與衝擊?中華文明從未中斷的原因,是否在於中國還存在著一個從未中斷的狼圖騰文化?姜戎借《狼圖騰》一書大膽地提出,中國人是龍的傳人還是狼的傳人?任由鐵騎和狼群縱橫馳騁的蒙古草原正在遭到破壞,一切關於狼的故事或者傳說也正在褪色,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部描繪、研究蒙古草原狼的史詩性著作是對人類記憶的一種珍貴補充,也給文化界、學術界帶來極富爭議性和震撼力的議題。

自作品面世以來,圍繞《狼圖騰》一書所進行的各種文化辯論便從未間斷。有批評者認為,《狼》書想要承載的東西太多,超出了作者的駕馭能力,同當年的政論片《河殤》一樣犯了簡單化錯誤,並且傳達了一種「偽蒙古文化」,「因為蒙古民族並沒有對狼表現過敬畏或者保護意識」。而《狼圖騰》的支持者則禮贊該書在揭示人與自然、人性與狼性、狼道與天道、漢族與少數民族的關係問題上對中國歷史提供了視角獨特的解讀。

對於《狼圖騰》所引發的強烈反響和激烈爭論,作者「姜戎」早有預料。《狼圖騰》最後一章指出:「中國病的病根就在於農耕和農耕性格」。狹隘的小農意識在中國擁有十分深厚的歷史根基,「狼」又是農耕民族最怕的「猛獸」,因此《狼圖騰》必將遭到「強烈的批判」 。而競爭時代需要的又正是強悍進取、不屈不撓的狼精神。中國的國民性格問題已經到了必須認真重視和解決的時候了,這也正是姜戎撰寫《狼》書的動機之一。

創造暢銷奇跡的影子作者

2004年4月首次出版發行的《狼圖騰》如今已經創造了小說類圖書排行榜神話,成為繼《毛選》之後中國擁有讀者人數最多的奇書。北京電台還在黃金強檔時間播出由原著改編成的12集廣播劇。不僅如此,《狼圖騰》還成為外國出版商和影視集團競相爭奪版權的目標。據悉,東京一家公司為拿下日本動漫發行權不得不甩手30萬美元,而好萊塢鴻篇巨著《魔戒》的導演彼得‧傑克遜也同意將《狼》片搬上銀幕,而且要趕在北京2008年奧運會開幕之前上映。另外,企鵝出版集團已經以10萬美元的預付高價買下《狼圖騰》的全球英文版權。德國貝塔斯曼集團旗下的藍登書屋(Random House)也為德文版權預先支付了2萬歐元定金。

然而,炫目的成功光環籠罩之下的署名為「姜戎」的《狼》作者卻遲遲不露真身,拒不接受記者採訪、絕不參加宣傳活動,甚至連作品討論會都一概缺席。這種對於媒體的極端抗拒和疏離態度似乎與狼的強悍勇猛形象絲毫不符,反倒像一隻沉默而害羞的羊。《明鏡線上》駐華記者瞭解到了幕後隱情,並在北京西城區的一座竹園裡有幸揭開了作者的神秘面紗。

這是現年60歲,在北京某大學從事研究工作的「姜戎」(真實姓名不便透露)第一次直接面對媒體。迄今為止,知道他真實身份的包括他妻子在內只有五人。而這並不奇怪。如果當初不是因為 「馬甲」的庇護,《狼圖騰》根本不可能通過出版審查,因為作者的政治背景並不「清白」。六四事件曾令他蹲過兩年監獄,其後期效應一直延續至今:不能公開授課,不能持護照出境。

中國版的《與狼共舞》

六年前,「姜戎」的妻子(她也是文化界名人)發現丈夫行為怪異,「他總是把自己關在書房裡,足不出戶,也從不告訴別人,他究竟在幹什麼。」也許是上了年齡的緣故吧——姜夫人如此推測,並沒有在意。

正是在這間不足六平方米、滿目皆書的狹小天地裡,誕生了後來家喻戶曉的中國版的《與狼共舞》。作者用一種發自肺腑、充滿張力的語言描述了一名北京知青在內蒙插隊11年間與狼結下的不解之緣。

故事起源於1968年,姜戎被下放到內蒙古錫盟東烏珠穆沁草原,與當地的牧民們生活在一起。一次偶然的經歷令他發現,被漢人憎恨唾罵的狼,其實是何等優秀的物種。它們懂得設下陷阱誘引羊群跌入山谷,然後利用「天然冷庫」儲存過冬的食物。姜戎愛上了這些強悍進取、勇敢無畏,富有不屈不撓的競爭精神、堅韌剛毅的團隊精神,以及奮不顧身的戰鬥犧牲精神的草原狼,他開始痴迷地觀察、蒐集所有有關「狼」的真實故事和傳說,並親自掏狼窩、養小狼,以此來探究「狼」在整個草原生物鏈與自然的關係,以及在草原民族精神文化生活中的位置。

狼圖騰也是現代的精神圖騰

11年的草原生活改變了姜戎的很多觀念,他發現,千年萬年以來,直到知青到達草原的時候,蒙古草原還保持著水草豐美的原始狀態,因為草原牧民具有天然原始但符合科學規律的環保意識和平衡手段。例如,他們深刻地意識到了草原狼對於保護草原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崇拜狼,從不將它們斬盡殺絕。然而,當大量漢人進入額侖草原之後,尤其是內蒙古兵團建立以後,草原開始迅速退化。姜戎試圖通過親眼目睹的事實,來揭露和批判農耕文明對草原的破壞,喚醒國人對民族弱點的反思,並大膽地提出,狼圖騰精神不僅是古代草原民族的圖騰,也應該成為現代的精神圖騰。

姜戎指出,作為世界上人數最多的漢民族,若是完全依賴西方民族的精神資源來振興自己,終究是無根之木,即便是嫁接還需要有母本。遊牧精神是現代西方精神的本源之一,而狼圖騰精神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本土精神資源。不過,作者的這一觀點也很容易遭人誤讀。《南德意志報》記者凱‧斯特裡特馬特認為,「狼圖騰熱」為中國的拉美式轉型搭好了意識形態的框架,這表明一黨專政下的中國有可能走上崇尚武力的軍國主義道路。這番論調遭到了來自左翼知識分子陣營的作者本人的駁斥。

「狼圖騰」文化有望指引中國走上強國之路嗎?如果不是因為作者的歷史「污點」,《狼圖騰》有希望會被列入中共黨校的必讀書目,不過,當國安部調查到「與狼共舞者」的政治背景之後,他便永遠被套在了筆名的面罩之下。 然而,這本書所帶來的轟動效應和巨大成功卻宛如無法堵截的滔滔江水噴湧而出。作過上千年溫順小羊的中國人是該認真反思了,與其讓牧羊人的皮鞭打在自己的身上,不如作一匹獨立而自由的狼,盡情地馳騁,釋放自己所有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