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歷史上的貪官當前仍然存在

2008年6月9日

「為了平息人民的不滿,中國領導人不斷開展反腐敗運動、實行嚴厲懲罰,但中國的腐敗問題至今遠遠沒有消除。」這是新蘇黎世報「奧運之外的中國」系列文章中最新一篇的主題。文章從清朝大貪官和紳談到今天中國的腐敗問題:

https://p.dw.com/p/EG4R
地震救援人員與倒塌的廢墟圖片來源: AP

"詭秘的中共紀律檢查委員會確實在調查黨員的腐敗問題,但它是在排除公眾的情況下做出是否將案件移交檢查機關的決定。只要沒有真正的反對派、沒有公開檢查、沒有獨立的監督,中國將仍然是一個腐敗國家。

有真知灼見的中國人都認為,歷史上的'腐敗大王'和紳當前仍然是現實存在,政界許多人並不把腐敗視為必須全力打擊的現象。相反,黑色和灰色收入可以買到忠誠,有利於鞏固權力。只要幾乎所有的人都參與腐敗並且只在小圈子內心領神會,那麼反腐敗的藉口下清除的只是那些失寵或不聽話的人員。這一池水必須保持平靜渾濁,只有當一些大魚的舉止引起了人民極大不滿、從而威脅到自身權力或體制時,反腐當局才不得不採取行動。

但是中國領導層中有識之士完全意識到,腐敗太嚴重會危及黨的統治地位和有效執政。他們左右為難的是,沒有三權分立和結構改革就無法消除大大小小的和紳。"

公立學校建設是一件沒有盈利的事情

新蘇黎世報的文章還指出:"一些工程往往比正式規劃的價格更為低下、品質更差,以便官員從中撈取差額。"新德意志報的文章以地震災害大批學校倒塌、許多學生遇難的事實證實了以上說法:

"在中國,公立學校的建設是地方事務,與世界各地一樣,這是一件沒有什麼贏利的事情。更為重視的是所謂的面子工程,在中國的旅途中,可以一再觀察到這一現象。地方政府和銀行的大樓一個比一個豪華氣派,而剩下給學校的經費就很少了。雖然申請的經費十分充足,但在滿足地方利益後,花在原定項目上的金錢只夠建造'豆腐渣'工程。

負責建築和教育的北京中央部門已向災區派出了許多調查小組,對建築品質和使用的建築材料進行全面仔細檢查。但這些調查並不能給遇難學生家長帶來多大安慰,尤其因為那些地方政府負有責任的人仍然高居官位。人們只能希望,隨著國內外志願者的救援,至少能創造一種使人民能監督官員幹部的社會新精神,促使他們的行為更為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