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柏林德中經濟政策研討會記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3年9月24日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雖著國際競爭不斷加大,德中兩國的經濟關係將如何繼續發展,還面臨著什麼樣的挑戰?本周一,柏林亞太論壇組織了一場由德國經濟、政治和學術界代表參加的研討會。人民幣匯率問題,兩國效率的對比等,都是熱門的話題。

https://p.dw.com/p/46OP
看仔細了圖片來源: AP

出席柏林亞太論壇組織的「德國與中國:經濟政策研討會」的德國企業代表,均對在中國業務的發展充滿了信心。戴姆勒-克萊斯勒今後數月內將開始在中國進行25000輛小轎車的生產;化工巨頭巴斯夫計劃到2005年前在華投資20億歐元。

很早就立足中國市場的西門子公司的總裁馮必樂對該公司在中國業務發展表示滿意:「我們在中國建立了自己的業務。初期階段只是出口,後來便開始在中國本地進行生產。主要有兩條原因:首先是為了接近客戶,再則是因為中國不僅生產成本低,而且擁有高科技。這就使我們的產品能具有很高的市場競爭力。」

不僅如此,西門子公司也在逐漸將研究發展中心前往中國,因為那裡的高科技人員成本遠遠低於德國同事。例如,一名德國工程師每年工作1500到1600小時,其年薪則是一名中國同事的兩到三倍,而中國同事每年的工作時間卻是2600到2800小時。

出席研討會的除德國經濟界代表外,還有德中雙方的經濟專家和學者。德國外交政策學會研究所所長桑德施耐德教授提醒人們在德國持續了多年的中國熱後,應該冷靜地思考一下中國社會還面臨的許多嚴重的經濟和社會問題,這些都形成了對中國穩定局勢的潛在風險。

對此,中國改革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教授表示:「我認為應該這樣看待中國,我們長期內還將存在許多問題和風險。中國仍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今年人均收入才只有1千美元。廣大人口還生活在農村。作為經濟轉型中的國家,我們面臨的挑戰還包括改革機制、進行法制建設,改革國有企業,還有銀行體系等。如果讓我來給德國企業一個忠告的話,就是首先要做好準備,長期之內,你們在中國將會面對許多問題和許多的不同之處。」

對於現在在西方熱烈探討的人民幣是否應該升值的問題,德國工業界表現得十分泰然。化工康采恩巴斯夫董事會成員克萊邁耶認為:

「我認為,人民幣現在升值根本沒有必要。讓人民幣升值究竟能解決什麼問題呢?可以肯定的一點是,這絕對不會挽救美國巨大的貿易逆差。而且美國還有許多公司在中國進行生產,人民幣的升值也會直接對它們產生負面影響。巴斯夫公司進行了一番計算,如果一個企業在中國當地的產值和出口額平衡的話,那麼原則上講,人民幣是不是升值都是無所謂的。」

兼任北大和中國社科院經濟學教授的樊綱從中國的角度解釋了為什麼北京政府目前不打算將人民幣升值的原因:「讓我們來看一看所有的經濟體。如果不是出於危機,不是面臨零增長,一個國家是不會由於市場投機和政治壓力而對其貨幣進行升值或貶值的。我認為,目前來自國際間的壓力並不能奏效。中國擁有充分的理由不對人民幣進行升值,因為中國從去年到今年的貿易增長甚至下降了50%。不過,長遠看來,我個人還是認為,應該實行一個自由兌換的貨幣政策。」

鑑於德國經濟的蕭條,以及政治、經濟和學術界就德國作為經濟基地在國際上是否仍然具有吸引力和競爭力的討論,與會者最終將討論的議題從德中經濟合作,轉向了德國應該從中國的發展得到哪些啟發和借鑑。

柏林自由大學政治學教授桑德施耐德談了自己的感受:「每當我從亞洲訪問回來,聽到德國還在就每周35小時工作時間進行爭論,就感到非常不能理解。事實上,我們國內就結構改革的爭論已經陷入了僵局,各方只能在微不足道的議題上達成統一。而要想使德國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仍然具有競爭力,這是遠遠不夠的。我想在這裡發出的訊號是:如果我們還不醒來,繼續昏睡,那麼我們看到別人不僅已經起來,而且遠遠走在我們前面的時候,就不應該感到驚訝了。」

無論西門子董事長馮必樂,戴姆勒-克萊斯勒負責國際事務的全權代表卡萊納特,還是巴斯夫董事會成員克萊邁耶,都是與中國和亞洲打交道多年的德國工業界代表。他們都一致認為,要想使德國未來仍在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現在的當務之急是努力提高德國的教育水準。

克萊邁耶說:「中國經驗中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中國人是如此的好學,而且努力成為最優秀的人才,以應對來自國際的競爭。如果將德國和中國進行一番比較的話,這裡確實是我們的一大差別。」

(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