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時間提前!聯合國:印度人口本月超越中國

2023年4月25日

聯合國上週表示,印度人口預計今年6月超過中國,但24日又將時間提前,指中國世界人口最大國的地位,最晚將在本月底遭印度取代。聯合國為何修改時間?中印兩國分別迎來哪些人口挑戰?

https://p.dw.com/p/4QVa6
印度人口預計將在4月底以前達到近14.3億人。
印度人口預計將在4月底以前達到近14.3億人。圖片來源: Anushree Fadnavis/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聯合國週一(4月24日)表示,印度人口預計將在4月底以前與中國持平,接著超過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這個消息是由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DESA,簡稱經社部)宣佈,而上週(19日)聯合國人口基金會公佈的「世界人口狀況」則顯示,到約莫2023年6月,印度的人口將比中國多290萬。

對於兩次報告中國人口被印度超越的時間點有所差異,聯合國經社部人口司主任威爾莫斯(John Wilmoth)解釋,上週的報告來自去年的數據,而24日的預測是基於更多最新數據——儘管仍只是預測。

威爾莫斯告訴法新社:「這個(中國人口被印度超越)交叉點發生的確切時間並不確定,而且可能永遠不會知道。」

去年,部分人口專家曾引用聯合國的數據,預期印度人口將在2023年4月14日超越中國,但聯合國人員強調,人口預測不可能有一個明確日期,因為印度上一次進行人口普查是2011年,而原定於2021年進行的人口普查,也受新冠疫情影響而推遲,所以中國人口實際被超越的時機點僅是概略值,可能一再被修改。

經社部說,可以確定的是,「中國將很快讓出其長期以來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國家的地位」。該部表示,印度人口預計將在4月底以前達到近14.3億(1,425,775,850)人。中國的數據不包括台灣、香港和澳門。

針對老年人口,經社部則指出,在2023年至2050年間,中國65歲以上人口數預計將增加近一倍,而印度則將增加一倍以上,但若以總人口中的佔比來看,「印度老年人口的增長速度仍將比中國慢得多」。

生育率下滑速度造成人口落差

經社部表示,中國的人口在2022年達到14.26億的高峰規模,並開始下降。預測表明,在本世紀末之前,中國的人口規模可能下降到10億以下;相比之下,印度的人口「幾乎可以肯定」將繼續增長數十年。

根據聯合國的預測,到本世紀中葉,印度人口將有望成長至高達15億人,儘管部份人員強調此數據只是估值,確切數字可能比預期來得更低或更高。

專家表示,印度花了35年的時間,才經歷與中國在1970年代僅僅7年就達到的生育率下降幅度。
專家表示,印度花了35年的時間,才經歷與中國在1970年代僅僅7年就達到的生育率下降幅度。圖片來源: Anushree Fadnavis/REUTERS

去年,中國生育率降至全球的較低水準,即每名婦女約生育1.2個孩子,而印度生育率則落在每名婦女生育2.0個孩子。

經社部人口司主任威爾莫斯分析,中印兩國在1970年的生育率水準大致相同,每個婦女的生育率略低於6,但「印度花了35年的時間,才經歷與中國在1970年代僅僅7年就達到的生育率下降幅度」。

他指出,造成這項差異的關鍵原因,來自中國自行之有年的「一胎化」政策有關,該政策始於1979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而推行,直至2016年才正式宣告結束。另一個原因是,印度在1970年代至1980年代對人力資本的投資較少,經濟增長較慢。

此外,近年來中國社會生活成本上升,經濟增長放緩,並有越來越多中國婦女進入勞動市場、接受高等教育,這些因素也一併使生育率下滑

中國人口危機 vs 印度人口紅利

美聯社報導,這項聯合國最新的人口預測宣佈時機,正值印度將擔任今年20國集團峰會(G20)的東道主,強化了印度正在崛起的國際地位。此外,對試圖減少對中國依賴度的跨國公司來說,印度也逐漸成為一個更具吸引力的市場。

有分析人士認為,印度可能有機會搭上人口紅利的順風車,複製中國經濟起飛的軌跡。然而,若以當前的經濟數據來看,印度經濟仍然遠遠落後於中國。 1970年,這兩個國家的人均收入幾乎相等,但根據2021年世界銀行的數據,如今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為每人12556美元,而印度僅2256美元。

經濟學家警告說,即使印度的國內生產總值因人口紅利激增,但失業率也在上升。大約80%的印度工人仍在從事非正式工作,這些工作通常不穩定,工資低,而且幾乎沒有福利。

「中國的人口危機時機正好反映出印度的增長,」印度政策研究中心戰略研究所(CPR)教授查勒尼(Brahma Chellaney)告訴美聯社:「但前提是印度必須充分利用其人口優勢,為其大量的年輕人找到足夠的高質量就業機會。」

針對人口變化的相關報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9日回應聯合國人口基金會的報告:「一個國家的人口紅利既要看總量,更要看質量;既要看人口,更要看人才。」他稱中國「人口紅利」沒有消失,「人才紅利」才正在形成。同時,中國也會積極推動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措施,積極應對人口發展變化。

中國如何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

(美聯社、法新社、路透社、中國外交部)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