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傾斜的中立

2023年11月22日

巴勒斯坦權力機構及部分阿拉伯國家的代表團,選擇北京作為其外交斡旋努力的第一站,足見中國在中東不斷增強的影響力。但中方既不譴責哈馬斯暴行,也不提及人質問題,令德語媒體對北京的中立立場產生了懷疑。

https://p.dw.com/p/4ZKDA
China Peking | Außenminister Wang Yi trifft Vertreter Arabischer Länder
圖片來源: Pedro Pardo/AFP/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新蘇黎世報》發表評論稱,北京在以哈衝突中的立場,同此前該國在俄烏戰爭的表現如出一轍,即戰略利益的考量高於一切。這篇題為《向一方傾斜的調停者》的文章寫道:

"從以色列的角度而言,北京外長沒有提及的內容至少也同等重要:王毅隻字未提以色列人質的問題,也很少提及以色列的自衛權利。中國外長同巴勒斯坦及阿拉伯國家代表會晤前數小時,以色列駐北京大使本阿巴( Irit Ben-Abba)表示:'我們期待各方能就無條件釋放以色列240名人質問題做出明確表態,而不是再一味強調停火問題。'然而,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在北京看來,外交斡旋只是一個次要問題。

要想更好地理解北京在以哈衝突的行為方式,不妨對去年的二月份進行一番回顧:種種跡象顯示,北京現在完全是按照去年俄烏戰爭時的腳本在應對以哈衝突。當年,專家們曾將北京的這一戰略命名為'親俄式中立',而在以哈衝突中,中國的中立也明顯在向巴勒斯坦一側傾斜。

中國在俄烏戰爭和當前以哈衝突中的一致表現,也體現在該國的媒體報導中,而中國的媒體及其新聞審查都處在黨的嚴格管控之下。媒體有系統地忽略了哈馬斯在十月七日發起的恐怖襲擊,公開討論中也對以色列人質的苦難隻字不提。這一切,同當初中國民眾完全無法瞭解烏克蘭平民遭受的苦難如出一轍。

與此同時,審查機構卻在放任反猶言論大行其道,這一點充分體現在那些充滿仇恨的網路留言當中。即便是黨報中,這類言論也有所體現,例如民族主義報章《環球時報》就曾發表過將猶太人描繪成紅頭魔鬼的漫畫。"

文章指出,同在俄烏戰爭中的立場一樣,中國在以哈衝突中也同樣聚焦於北京戰略利益的考量。中東是中國重要的能源基地,在國際事務中,北京也離不開來自阿拉伯陣營的支持。

11月20日,中國外長會晤來訪的阿拉伯及伊斯蘭國家外長。
11月20日,中國外長會晤來訪的阿拉伯及伊斯蘭國家外長。圖片來源: Florence Lo/REUTERS

"北京的長遠目標是打造另類國際秩序,以打破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的主導地位。為此目的,北京要確保來自全球南部的支持。而在北京看來,以色列是華盛頓的盟友,因此是'站錯隊'的國家。

不過,這倒並不意味著,向巴勒斯坦一方傾斜的中國不會為中東和平做出貢獻。因為,毫無疑問,加薩戰爭並不符合北京的利益,戰火升級更為如此。有鑑於此,以色列方面對北京在中東外交努力的看法與基輔對中國和平倡議的看法大體相同:有所質疑,但並不拒絕。"

對於阿拉伯及伊斯蘭國家外長本周對北京的訪問,《法蘭克福評論報》發表評論稱,在緩解以哈衝突方面,北京不會提供幫助。

"北京基本不會利用阿拉伯及穆斯林國家外長來訪的機會,試圖緩解當前的以哈衝突。中國政府更有可能會利用這場衝突,就像北京在烏克蘭戰爭中所做的那樣,擴展與石油輸出國的生意,並為抗衡美國繼續鞏固地位。總而言之,中國政府既不稱之為戰爭,也對哈馬斯挾制人質的問題隻字不提。

阿拉伯和伊斯蘭國家的代表也是如此。10 月 7 日之後,他們也同伊朗一樣,發出了無意讓衝突繼續升級的訊號,也發表了聲援巴勒斯坦人的象徵性聲明。但對於如何解決衝突,他們卻提不出任何建議。"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