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180909 Filmfestival Taiwan

2009年9月26日

德國嗎?那是皮褲子和烤豬肘的國家,還有冷天氣,海德堡和高速汽車。這些大體上就是台灣人對德國的模式化看法。遠在1萬公里之外,德國對大多數台灣人就跟東亞對德國人來說差不多的陌生。然而通過電影可以更多地瞭解在德國究竟發生些什麼事情。

https://p.dw.com/p/JpUZ
台灣電影節圖片來源: 11. Taipei Festival Taiwan 2009

一般來說,每年只有屈指可數的幾部德國電影能夠來到台灣上映。在台一個主要放映藝術類電影的影院裡就正放映著克里斯蒂安‧佩措爾德(Christian Petzold)的"傑裡科"(Jerichow)。台灣人對好萊塢影片和來自鄰國日本和韓國的電影興趣要大得多。但在幾周前,德國電影忽然幾乎無所不在,用影片鏡頭做的海報和橫幅裝飾著這裡的商業街。台灣電影節開始了,今年的專題是"柏林"。

電影節期間可以看到30多部德國電影,從無聲電影時代的作品到今天的新作都有。台灣人排著隊買票,工程師曾紅就是其中一個,他說:"對我一個台灣人來講,德國是個很遙遠的國度。我對德國的印象就是希特勒時代,或者說,我很少在我們台灣的電影裡面看到關於德國的介紹、報導。今年台北(電影節)主題就是介紹德國。東西德這兩個國家已經合並了一段時間了,我對德國的一些文化、藝術也更加好奇。"

但開幕影片卻讓許多觀眾一頭霧水。這部片子叫"德國09",由13名導演的13個小故事拼成,一部長達兩個半小時的當代德國人心理狀態馬賽克拼圖,在沒有背景知識的情況下,幾乎無法看懂其影射的內容。

Bilder zum 11. Taipei Festival Taiwan 2009
《再見列寧》的導演與台灣觀眾圖片來源: 11. Taipei Festival Taiwan 2009

"德國09"以德國現代電影最傑出的代表之一"德國之秋"為樣板。對許多關心電影的台灣人來說,70年代和80年代初是德國電影的代表時期。電影節主席、台灣著名導演侯孝賢一上來就提到那個時代響亮的名字:"法斯賓德年齡跟我差不多。我們那個時候就看他的片子。1989年我有去柏林,參加柏林電影節,就是我那個片子'悲情城市',那時候東柏林可以放我的片子,那時候牆還沒拆,但是兩邊已經通了。我感覺德國電影的變化,其實可以作為我們今天中國大陸跟台灣之間的一個角度。因為這個變化是很過癮的。這個變化是很值得討論的。你看70年代的'德國之秋',法斯賓德他們拍的,就是講一個德國總裁被恐怖分子綁架,後來好像撕票了,電影就討論那時候政府跟恐怖主義的整個結構。中國大陸跟台灣不可能有這種角度,尤其是中國大陸。這是一個可以讓我們參考的角度。其實兩岸現在開始和緩,開始合作,其實電影上面應該把長久以來的兩岸之間的差異,不管是政治的,或者是意識形態的,文化的差異,其實可以大量地討論的。因為我感覺東西柏林的合並反而是一個新的開始。"

台灣人在電影節上不光能欣賞德國的經典舊作,而也能看到諸如"所有其他人"這樣的新電影。該片在今年柏林電影節上獲得了銀熊獎。歌德學院台北分院院長馬庫斯‧魏倫哈特認為,象這樣的新影片應該在德國的對外文化工作中佔有固定的席位,"對我們來說,電影是能把德國三維地、生動地介紹到台灣或者東亞的理想媒體。在一部電影裡,人們經歷的德國跟一部文學作品、一段理論或者報紙上的不一樣。這是電影媒體的品質所在,其可視性,它真的能把一段凝聚起來的德國介紹出去。"

Bilder zum 11. Taipei Festival Taiwan 2009
電影節期間的台灣街頭圖片來源: Klaus Bardenhagen, taiwanreporter.de

象"再見列寧"這樣的影片效果就特別好。這部電影雖然描述的是東德終結和德國統一之際的故事,但這些是觀眾順帶瞭解到的。影片突出的是一個家庭的故事,是一個兒子對母親的愛。與這部的電影一同來台北參展的導演沃爾夫岡‧貝克爾說,這種故事台灣人也同樣看得懂,"感覺得到,電影裡那些關鍵情節被觀眾認識到了,這是我非常看重的那些情節。比如看觀眾是否在同樣的地方笑了,在某些地方他們是不是也若有所思,是否從情感上理解了要表達的一些東西,還是受到不同的文化環境的限制。"

也許電影真的能改變外國人眼裡的德國形象,使之變得更好。"再見列寧"給台灣作家馬克斯‧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一些哲學家,有一些詩人也出現在德國,德國給我們一般的印象是比較冷靜的,比較理智思考的。可是在看過這部電影之後,也感覺到,中間有很多很多熱情的部分。"

作者:Klaus Bardenhagen / 平心

責編:達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