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Wirtschaft besorgt über kritische China-Debatte

責任編輯:德國之聲中文網2008年4月15日

德國「商報」的一篇報導被各通訊社轉發:德國經濟界越來越擔心被鼓得熱熱鬧鬧的西藏辯論和現在梅克爾總理重新表示願意會晤達賴喇嘛會傷害德國在中國的利益。德國經濟亞太委員會為此召開了特別會議,向聯邦政府發出了呼籲。德國工商會大會強調以貿易促進轉變。德國之聲記者報導如下。

https://p.dw.com/p/DiSz
德國經濟亞太委員會主席、化工集團巴斯福董事長於爾根.漢布萊希特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在周一(4月15日)特別會議上,德國經濟亞太委員會主席、化工集團巴斯福董事長於爾根.漢布萊希特(Juergen Hambrecht)不點名地警告聯邦政府不要採取未經考慮的措施。他對"商報"說:"我們希望用對話代替抵制。限制商業關係會敏感地傷及德國經濟在一個重要增長市場上的利益,從而傷害我們大家。"

漢布萊希特同時對中國和德國政府提出了謹慎的批評。他說,衝突只能通過參與方的對話來解決,"但雙方就誰應該在什麼時候跟誰談話作出規定,沒有多大幫助。"

德國大企業擔心自己進入政界中國批評者的聚焦點。德國各黨已有一些人提出要經濟界考慮採取以經濟制裁代替奧運抵制的措施。大眾汽車公司、阿迪達斯等奧運贊助商已對北京奧運作出了大量的投資。而他們現在處在沉重的壓力下。

亞太委員會雖然估計聯邦政府會阻止經濟制裁措施,但經濟界對"軟性傷害"特別擔心,擔心中國會把大項目發放給其它不那麼批評中國的國家。同時擔心至今在中國深受歡迎的德國製造形象受到損害。漢布萊希特認為,"孤立中國不會有成果,而只能達到願望的反面。"

德國工商會大會認為,持續的批評會促進中國的民族主義態度。該組織總幹事萬斯雷本(Martin Wansleben)強調道:"我們繼續堅持以貿易促進轉變。"他和亞太委員會主席都駁斥了對德國經濟界在西藏問題上態度的指責,他說:"相反,西方公司的經濟活動對中國進一步開放和改善政治框架條件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由於德中經濟關係發展到了一個很高的水準,因此經濟界非常擔心這種關係會受到損害。去年,德國對中國的出口再次增長了9.4%,達540億歐元。同年,把德國聯邦銀行數字,有3000多家德國公司在中國共新投資15億歐元。

德國經濟亞太委員會與它所倚的德國工業聯合會是所有德國大經濟協會的頂尖組織。德國工商會大會是德國所有工商會和幾十個國外商會的頂尖組織。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轉載或引用請標明出處和作者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