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chi1512 Presseschau

2010年12月15日

圍繞劉曉波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北京採取的一系列抵制措施在西方引起許多批評,但德國漢學界卻是一片沉默。《南德意志報》12月10日發表原駐華記者馬凱的文章,題為「中國通的沉默」,也對這種現象進行了分析。

https://p.dw.com/p/QYxA
圖片來源: AP

研究中國的德國學者為什麼保持沉默?對此,馬凱(Kai Strittmatter)寫道:"向漢學家們提出這個問題:一個人說,他與現代中國沒有關係,另一個解釋說大學的官僚主義讓他忙得幾乎喘不過來氣,第三個回答說'沒有人問我們',第四個人說他沒興趣被咄咄逼人的中國流亡團體所利用。"

該文接著寫道:"這些理由各有其道理。但是,它們加在一起能解釋如此廣泛戰線的沉默嗎?波鴻大學漢學家羅哲海(Heiner Roetz)認為,'表態並不難'。他在星期三舉辦了關於劉曉波的討論會,這是德國漢學界舉辦的唯一與之相關的公開活動。"

該文說:"對於孔子被中共作為守護聖徒利用,慕尼黑的教授葉翰(Hans van Ess)寫過睿智而發人深省的文章。他說他有個印象,北京現在覺得'外國的漢學界理所當然是朋友',對於這種印象,漢學界本身也許不無責任。近年來德國的中國學界有過表態,比如關於德國之聲的中國報導的爭論,或關於法蘭克福圖書博覽會的轟動事件,他們主要有一個目的:就是為理解中國政府做宣傳,稱其感到被'誤解'或者覺得'受了委屈'(德國漢學協會主席施寒微(Helwig Schmidt-Glintzer)2009年在法蘭克福如是說)"

作者認為,漢學家兼經濟學家何夢筆(Carsten Herrmann-Pillath)上周在《法蘭克福匯報》的文章堪稱典型。"他重複專業中國通的許多慣用語:提醒歐洲人尊重'文化差異','不要將片面標準'加給別人;開放使中國"不再是極權大國"(原文註:25年來已經沒有人還這樣斷言);少不了的告誡不能讓對方'丟面子'(原文註:中國政府自己在實踐中還從未有所顧忌過)。在指出中國的進步時,何夢筆竟然有這樣的論點:'要是會說漢語,看到在中國可以獲得西方的思想之豐富,就幾乎看不出與西方民主有何差別。' 何夢筆領導法蘭克福的"東西方文商研究中心"(East-West Centre for Business Studies und Cultural Science),四所中國大學都授予他終生客座教授職位。"

現實的好處

馬凱採訪了作家戴晴,這位"自1989年天安門大屠殺以來就在本國被禁止發表文章的中國作家",早就抱怨"西方漢學界的扭曲"。"正處於軟禁中的她在北京通過電話表示,她特別不理解那些'美化這個政權性質'的漢學家,那些人總是把良好的願望加給北京,而這裡充斥的常常是赤裸裸的權力。那些人不再將獨裁稱為獨裁,而是更喜歡美其名曰'威權政體'"。

戴晴認為,漢學家的沉默"是人的弱點而不是缺乏才智"。她說:"中國的影響在迅速增加,中國有錢。作為德國學者,討這個政權喜歡,可以過好日子:研究經費和榮譽博士頭銜,這裡多的是。""戴晴覺得,歐洲人應該當心:'中國的當權者想把自己的世界觀加給別人,每多出一個獻媚者, 他們就前進了一步。'"

作者指出,"……個別漢學家已經擔心部分同行替這個政權服務,正如柏林的漢學家屈漢斯(Hans Kühner)所言:'這方面已經有了質變,德國漢學界有一大群正在走向依附。'他認為許多人在所有會在中國引起反感的問題上都'有規則地克制自己'。"

該文說,路德維希哈芬的漢學家約克•魯道夫(Jörg Rudolph)相信,在有些同事那裡是『奴性與屈從』使然。「……魯道夫感到,北京在自己國家的作為或許對德國人來說無所謂,『但是,當他們現在如此囂張地代表自己的利益,讓所有人都聽它的,那就很危險。」

摘編:林泉

責編:石濤

以上文字摘自或編譯自其它媒體,不必然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