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復活節前後左右

德國之聲中文網編輯部2005年3月26日

耶穌受難周過去,復活節開始。在西方,在德國,復活節是僅次於聖誕節的重大節日。我們在此向大家介紹一下復活節的由來和德國在復活節期間的種種習俗。

https://p.dw.com/p/3VY3
德國南部復活節基耶酥受難日的遊行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dpa/dpaweb

復活節的由來

說來有點奇怪,德文的復活節一詞並非來自基督教。「Ostern」脫胎於「Ostara」(意為「東方」),而這個「奧絲塔拉」是條頓族傳說裡掌管朝霞、春天與孕育的女神。

古時候,在這位女神的節日,人們歡呼嫩綠的春天和以朝霞為象徵的愛情。人們還持劍起舞,慶祝太陽神終於戰勝了冬天的惡勢力。那時,作為一種象徵意義上的祭典,日耳曼人還掩埋、贈送和吃食雞蛋。

隨著基督教之征服西方世界,這個日子和其它日耳曼傳統異教節日一樣,被披上了基督教的外衣,被賦予了新的意義,於是「東方節」成了「復活節」。後者自然是中國人的漢文意譯。

「東方節」與「復活節」的結合也是有意義的,據稱,站在耶穌墓邊的女人們目光始終看著東方,她們相信,將要復活的耶穌來自東方,來自朝霞那兒。

復活節是基督教神學意義上最重要的節日,因為這個日子象徵著穌穌的復活。在今日德國,只有聖誕節和復活節有資格讓全體學生停課兩個星期。

耶穌受難周(Karwoche )

很多人也許只聽說過「耶穌受難節」,而沒有聽說過「耶穌受難周」。由於「Karfreitag」被翻譯成「耶穌受難節」,看來「Karwoche」就不得不譯成「耶穌受難周」了。其實,「Kar」來源於古德文的「kara」,意思是「憂傷」。如果直接從德文翻譯,應該是「憂傷周」和「憂傷星期五」。

耶穌受難周對基督徒來說是一年裡最重要的一個星期。它是復活節前的那一個星期,始於「棕櫚星期天」,終於「憂傷星期六」(或亦稱「復活星期六」)。

棕櫚星期天(Palmsonntag)

棕櫚星期天是耶穌進入耶路撒冷的日子。據「新約」,耶穌騎著一頭驢子進入耶路撒冷。居民們認定他是救世主,歡呼著夾道歡迎,把他們的衣服和棕櫚樹葉、橄欖樹枝鋪在他經過的路面上。但後來,也是這些居民,強烈要求把耶穌作為叛徒釘上十字架。

從公元4世紀開始,按拜佔庭的宗教儀式,人們開始以宗教隊列行進方式來紀念耶穌進城。公元7世紀,愛爾蘭人在棕櫚星期天舉辦宗教隊列行。直到公元11至12世紀,這種儀式才進入德國。

由於德國沒有棕櫚樹,教徒們便用黃楊等的樹枝來取代。在棕櫚星期天的宗教儀式中,人們表演著從耶穌進城到釘上十字架的整個過程。參加儀式的信徒們在儀式結束後把帶來的樹枝帶回家去,放在燭台後,據稱可以闢邪。

在德國新教的農村教會裡,棕櫚星期天同時是堅信禮星期天。在諾伊堡的帕德波倫宮,聖餐伺童們綁扎棕櫚樹干,參加彌撒的信徒們帶來扎著黃楊等樹枝和幽默內容的帶子。

綠色星期四(Gruendonnerstag)

大約從1500年開始,基督徒們開始紀念綠色星期四。在這個日子,人們紀念耶穌那頓最後的晚餐。這是耶穌在他受難的前夜與他12名弟子共進的晚餐。這一天既是告別耶穌,同時也是基督教信仰的開端。在那天,儘管有猶大的出賣和弟子們的反對,耶穌還是把所有的罪過歸於自己。耶穌要求他的信徒們今後繼續慶祝這頓晚餐。因此就有了後世基督徒在這個日子的晚餐之舉。

在有些教區,神父為12個男人洗腳,以此紀念當年耶穌為12個弟子洗腳的行為。頌歌過後,教堂的風琴全部進入沉默期,教堂的鐘聲也不再敲響,直到復活節。這一天的彌撒後,花飾和蠟燭全部移開,這象徵著即將到來的耶穌遇難給人帶來的悲痛。在許多教區,教會人士敲打著木鑼等,召喚信徒到教堂去。

至於為什麼叫「綠色星期四」,有好幾種解釋。一種解釋是,這一天的教會顏色是綠色,這一天教會人士都穿綠色;中世紀時,罪犯們平時不得參加教堂儀式,而只有在這一天,他們可以進入教堂,並須用嫩綠色來裝扮自己。另一種解釋是,「Gruen」(綠色)可能來源於古德語的「grunen」一詞(哭泣)。第三種解釋是,此時正值春天到來,天地間一片綠色。

耶穌受難節(Karfreitag)

據傳,這個「憂傷星期五」是耶穌受難的日子。據考證,耶穌受難的時間大約在4月7日或4月3日下午3點左右。這個星期五如今成了基督教一個重要節日。在德國,這個期間只有這一天和緊接著的星期一(復活星期一)是正式放假的節日。

耶穌受難的日子是個悲傷的日子,這一天教堂裡的氣氛也格外低沉,沒有蠟燭,沒有鮮花,沒有鐘聲。許多教區在早晨或下午三點舉辦十字架行或耶穌受難日行。在十字架行這種儀式中,人們表演耶穌受難的14個過程,從宣判耶穌死刑直到把耶穌的聖體沉入墓穴。

在這一天,人們普遍吃魚。魚在希臘文裡叫「Ichthys」,相當於「耶穌.基督,上帝的兒子,救世主」這幾個詞的縮寫。此外,按基督教習俗,這一天不允許吃「天上和地上動物」之肉,那麼人們也只能吃魚了。

憂傷星期六(Karsamstag)或復活星期六(Ostersamstag)

耶穌受難日之後的這個星期六是墓地寂靜的日子。這一天,教堂裡不辦任何宗教儀式。這一天本來就是猶太人的休息日,是不允許工作的,因此耶穌的遺體必須在星期五入土。星期六,耶穌墓前守備森嚴,防止盜墓。

這一天也是耶穌復活的前夜,在星期六至星期天的這個晚上,基督徒們重新聚集在一起,迎接耶穌聖駕。星期四晚上開始陷入沉默的教堂鐘聲在這個夜晚全體重新鳴響。

這個星期六,德國各地的教堂有各自不同的慶祝方式。對德國居民來說,這是準備慶祝復活節的日子。女人們往往烤復活節羊,復活節辮狀麵包或復活節蛋糕,給最後一批復活節蛋上彩。孩子們編復活節巢,復活節飾物或為復活星期天與復活星期一的游戲作準備。

復活星期天(Ostersonntag)

復活星期天是一周多的復活節節日裡最重要的一天。在這一天,全世界的基督徒慶祝耶穌的復活,這一天給予絕望的生活以新的意義和目的。

這一天的慶祝活動從星期六至星期天的這個夜晚舉辦的宗教儀式開始。這個宗教儀式以光明的到來為核心內容。一開始,教堂裡一片漆黑,象徵著耶穌之死,然後人們點燃蠟燭,給教堂和人生帶來一片光明,象徵著耶穌的再生。從星期四開始沉默的教堂鐘聲鳴響德國全境。

星期天早晨,人們要吃一頓豐盛的早餐。此外還有許多習俗。其中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們尋找藏在家裡或花園裡的復活節蛋。據稱這些復活節蛋是復活節兔子藏起來的。跟尋找復活節蛋結合,孩子們還可以完各種找蛋游戲。

另一個古老的習俗今日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那就是復活節騎馬行。生活在柏林附近布蘭登堡州的德國少數民族索爾本人的復活節騎馬行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外來人。騎手們扛著十字架,縱馬環繞田野。這種儀式表達了對春天的歡迎,對播種的祝福,同時又表達了對耶穌復活的喜悅之情。

復活節在德國和西方是家庭的節日。在這一天,家庭團聚,親戚碰頭。從教堂出來後,人們便大吃一頓。孩子們尋找復活節蛋,唱復活節歌,朗誦復活節詩,等待復活節禮品。

復活星期一(Ostermontag)

復活星期一是基督徒們繼續慶祝耶穌復活的日子,也德國法定的休息日。各教堂在這一天也舉辦復活節教儀。同時,這一天也仍然是家庭的節日。全家聚在一起吃飯,而復活節羊同樣是這一天食物的中心內容。復活節游戲,復活節蛋,復活節免子等也是這一天的中心。

這一天,德國人往往全家出外旅遊,郊遊,尤其是為了孩子們。有些教區的基督徒弟們模仿當年耶穌的弟子,在這一天走出自己的村鎮城市,到其它地方去宣傳基督教。

復活節免(Osterhase)

免子是復活節的象徵之一,但這個象徵的歷史並不很悠久。大約在三個世紀前,這個習俗在德國的艾爾薩斯、普法爾茨和上萊茵地區出現。最早提到這種習俗的是海德堡醫學教授馮.弗蘭肯奧1678的著作。

關於兔子為何跟復活節聯繫在一起,有許多種解釋。其中一個解釋跟中國的神話傳說居然不謀而合:由於復活節的日子是春天第一個滿月之夜後的第一個星期天,而兔子是月亮上的動物,所以人們就認為是兔子帶來復活節蛋。

另一種解釋是從世俗的角度出發的:以前,綠色星期四是債務人向債權人償還債務和支付利息的日子,據一些史料記載,中世紀時農民往往以雞蛋和兔子來還債。另有一種傳說,債務人還債之後就成了自由人,跟兔子一樣的自由。

並非德國所有地方都是由兔子帶來復活節蛋的。在西法蘭地區或漢諾威地區,人們很長時間認狐狸為復活節蛋的使者;在瑞士,長期扮演這個角色的是布穀鳥;在石荷州、上巴伐利亞和奧地利,曾經是公雞;在圖林根地區則是鶴。

慕尼黑有世界第一個復活節免博物館,地址是Westenriederstr. 41。

復活節蛋(Osterei)

關於復活節蛋的由來,同樣有很多解釋。在古代歐洲,不少人就把蛋帶入了墓中。專家們認為,由於蛋就像一個封閉的墓,生命被封在裡面,用來表達耶穌的復活十分合適。同時,蛋的外形既沒有開端也沒有結束點,可謂無窮無盡,表達了人們對未來的期望。

畫蛋之舉可謂淵遠流長。人們在四世紀的古羅馬墓葬中但發現了彩蛋。畫蛋的技術更是因國而異,五花八門。從13世紀開始,復活節蛋的傳統色是紅色,這象徵著耶穌的鮮血,同時象徵著生命、勝利和生活樂趣。而東歐則更多金色的蛋。今天的蛋色自然更是繽紛。

復活節蛋還跟許多地區性的習俗結合在一起。一個著名的游戲是「蛋碰蛋」(Eier duepfen),兩人各持一個蛋相擊,誰把對方的蛋打破而自己無損,就贏了對方的蛋。還有一個游戲是:一人以姆指和食指捏著一個蛋,另一人以硬幣投擲此蛋,如果硬幣擊入此蛋並嵌在裡面,此蛋便歸投擲者所有,否則便是硬幣歸持蛋者所有。

此外,屬於復活節習俗的還有復活節羊,復活節火,復活節蠟燭,復活節水等,就不在此一一綴述了。

復活節禮品

自有復活節以來,就有了復活節禮品。這些禮品主要是送給孩子們的。在復活星期天和星期一,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和其他親戚歡聚一堂,他們都給年幼的孩子們帶來禮品。

以前的復活節禮品十分簡單,多半是復活節蛋或糕點。這些糕點無非是大家一起吃了了事。

今天,復活節禮品越來越重,親戚們往往帶來昂貴的玩具或者服裝。父母在復活節巢裡裝滿巧克力做的蛋、兔子和其它好吃的東西。而孩子們與其說是盼望復活節,不如說是盼望禮品。

孩子們在幼兒園裡繪復活節彩蛋,做復活節飾品,摘復活節花,美化復活節蠟燭,送給他們的父母和長輩。(平心)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