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大眾文化愈發商業化

祝紅2007年7月25日

談及德國資深媒體娛樂權威,阿爾弗雷德.比奧萊克無疑是最響亮的名字之一。在其40多年業內生涯中,他主持過一個又一個長年走紅的專欄節目。由他主持的專欄往往是世界名流的薈萃之地。在談話中,他一向儒雅謙恭,由其主持的節目堪稱娛樂與知識有機結合的典範之作。不久前,比奧萊克迎來了其73歲壽辰,在接受本台中文網記者專訪時,他坦率地談到了當今大眾文化商業化的趨勢,以及短暫的上海之行帶給他的諸多思考。

https://p.dw.com/p/BKLD
德國媒體明星比奧萊克圖片來源: pro gmbh

德國電視文化的著名代表之一-阿爾弗雷德-比奧萊克 (Alfred Biolek)於1934年出生於弗賴施塔特(今屬捷克)。大學期間曾主攻法律,並獲得博士頭銜。畢業後,比奧萊克曾為德國第二電視台擔任法律顧問。32歲時首次主持「駕車咨詢」電視節目,從此以後開始了其電視節目主持人的生涯。「BahnhofBio」(比奧火車站)、「Boulevard Bio」 (比奧大道)和烹調節目「Alfredissimo」等是其最具影響力的專欄節目。比奧萊克不僅是著名的媒體藝人,電視節目主持人,還出版了自己的傳記和多本烹調書籍,並成立了旨在幫助非洲居民普及預防愛滋病教育的基金會。

在其40多年的媒體生涯中,比奧萊克多次獲獎,期中包括「金色鏡頭獎」 (1993),「斑比獎」 (1994),「德國舞台獎」(2002)以及「卡爾-瓦倫丁勳章」(2003)等。

彈指之間媒體生涯數十年

Alfred Biolek
比奧萊克在接受頒獎時激動不已圖片來源: AP

德國之聲:比奧萊克先生,您好!您被視為德國最資深媒體明星之一,擁有40多年媒體工作經驗。由您主持的談話專欄和烹調專欄都風靡十多年,這在德國是很難得的。請問,您如何總結概括您數十年的媒體生涯?

比奧萊克:總結40多年的媒體生涯,應該說我是非常幸運的。因為那時電視節目必須滿足一定的文化水準,電視媒介尚具有極高的文化意義。如今,這種局面已發生了變化。不僅電視、報紙和廣播,飲食業也不例外,比如現在快餐就非常走紅。如今做電視節目的標準也與從前有很大的不同。在上一世紀70、80年代,當我主持「比奧火車站」專欄時,我有機會做一些很有品質的娛樂節目,這在當今社會是根本無法做到的。當時,幹我們這行的都收入不高,78年我開始做「比奧火車站」節目,每一集的收入才6000馬克,每年主持6集。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製作精彩的電視節目。那時沒有一位上司會沒完沒了地追問我收視率的問題。我給您講一個有趣的故事:20年前,兩名編輯在西德意志電台相遇,其中一人問另一人,您覺得昨晚的節目如何?被問者回答說,我覺得開始時有點不夠緊湊,但總的來說不錯。現在又有兩位編輯走在了一起,一位問另一位,是否看了昨晚的系列專題節目,被問者回答說,看了。提問人問,您覺得如何,被問者回答說,我不知道,收視率要到中午12點才能出來。您明白我的意思嗎?現在節目的品質好壞已不是最為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收視率。在我從事媒體工作的絕大部分時間裡,大家最看重的是節目的品質。當然,後來業界發生了變化,但我已出了名,所以由我主持的比奧大道談話節目可以免受這些不利的影響。但這並不等於我們當時不重視收視率,我從一開始就意識到我們干的是大眾媒體,我們的觀眾絕不能只限於5000人。除了節目的品質等因素以外,我也很重視節目的收視率。每次有所創新時,我總是試圖加入輕鬆的成分,讓我的節目具有一定的娛樂性,以便於大眾收看。我那時的壓力遠不像今天這麼大,整個社會發生的變化實在是太大了。

探究大眾文化商業化趨勢

德國之聲:您認為,出現這一發展趨勢的原因是什麼呢?這是否與人們的快速生活節奏有關?忙碌的生活使人們更偏愛消遣性的娛樂節目。

比奧萊克:您知道,德國普通居民平均每天收看4個小時的電視節目,他們大多偏愛快餐,隨便在那裡買杯咖啡,邊走邊喝。如今,人們的生活方式,大眾品味已發生了變化。普通百姓越來越商業化,大家都看同樣的節目。我不是哲學家,很難回答為什麼會這樣的問題。

德國之聲:是否可以說如今人們不願為業餘生活多費腦筋?

比奧萊克:我認為,也許還不能這麼簡單地下定論。不過,與過去相比,如今普通百姓的興趣的確發生了變化。在服裝、飲食和媒體領域已形成大眾文化。這也涉及到各類重大活動,無論是教皇來訪,足球世界盃,還是萊茵河畔焰火晚會,乃至馬拉松長跑比賽等,都能立即吸引成千上萬的觀眾。這種現象在過去從來不曾有過。如今大眾化趨勢愈發明顯,個性被逐漸取代。在德國社會中只有一小部分尚保留了自己的個性選擇。他們與大眾的取向不同。他們更願意讀書,而不是看電視,他們專門去生態商品市場購買食品,不會任意賣一個土耳其肉餅充飢。

德國之聲:德國的生態商品超市可是越辦越火。

比奧萊克:的確,德國掀起了生態產品熱,因為部分居民已逐漸有意識地遠離大眾文化,他們更願意進行個性烹調,享受個性娛樂,組織個性旅行等。但普通大眾還是很容易受大眾文化的誘惑的。

Alfred Biolek mit Gerhard Schröder und Wladimir Putin
俄羅斯總統普丁和德國前總理施羅德是比奧萊克大道專欄的嘉賓圖片來源: AP

告別電視演播室走上舞台

德國之聲:儘管您已於去年告別了電視演播室,但由於您總是不斷推出新的節目,所以人們很難想像您會真的完全退出。

比奧萊克:總該有結束的那一天。德國人有句俗話:見好就收。我之所以做出這樣的選擇主要基於兩點:一是我的年齡,二是我不願意再幹下去。當然這絕不是我對當今媒體的批評,而是當今媒體的運作方式與過去有很大的區別。告別電視台演播室後,我開始在全德國做戲劇舞台的巡迴演出,講述我40多年的媒體工作和生活,由一位鋼琴家為我伴奏。

德國之聲:這樣的巡迴演出活動也不可能永遠地進行下去呀?

比奧萊克:只要觀眾有興趣,我就會繼續演下去。儘管內容是我40多年的電視台工作和生活,但媒介是舞台,而不在是電視台演播室。

注重個人生活,確保節目品質

Alfred Biolek mit Verona Feldbusch und Barbara Becker
圖片來源: AP

德國之聲:您主持過不同的脫口秀節目,您的演播室曾是各路名人的薈萃之地。您的談話內容涉獵廣泛,從政治、經濟、影視到藝術文化等等幾乎無所不包。請問,您何以邀請到這麼多世界名人,如何為這麼廣泛的談話內容做準備?您還有自己的業餘生活嗎?

比奧萊克:當然了,我一直有一個龐大的工作組。節目的準備工作均由小組的工作人員負責。比奧大道談話節目分別由兩個工作組的4名工作人員負責事先聯繫此事、提出談話內容建議,並進行準備階段的採訪。每個工作組用兩周時間準備一次脫口秀節目。我們總是派一位工作人員事先拜訪應邀參加脫口秀節目的名人,進行交談,之後用文字形式記錄談話內容,供我閱讀。另外我也會在檔案中查找有關的資料。我會在正式進入演播室的當天中午與所有工作人員進行充分的意見交流,並將重點記錄下來。但在我幹節目主持人期間,我總是試圖保留個人生活空間,比如外出旅遊、讀書、看電影、看戲劇演出等等,我也常常邀請朋友,為他們親自下廚烹調。我一向注重生活,我認為,這一點非常重要。現在有些脫口秀節目主持人每天都出現在電視機前,讓人覺得,這些主持人不是在交談,而只是提出了問題。而採訪和主持脫口秀節目則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德國之聲:參加您脫口秀節目的名人可以說「數不勝數」,請問,給您留下最深刻影響的是哪一位?

比奧萊克: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參加我的脫口秀專欄的儘管有許多世界名人,比如俄羅斯總統普丁、西藏流亡精神領袖達賴喇嘛等,但我們也會向殘疾人等發出邀請,某些人儘管沒有什麼名氣,但卻講述了十分感人的事跡,這些人給我留下的印象絕不低於普丁、達賴喇嘛或德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君特.格拉斯等。

德國之聲:如今中國已是德語媒體的焦點之一。中國人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各類電視節目中。可您在若干年前就邀請中國人參加您的脫口秀專欄,這應該是干媒體這一行所必須具備的嗅覺和素質吧。

比奧萊克:我記得,我們曾邀請了一位在中國生活了40、50年的德國婦女,她與毛澤東的一位秘書結為夫妻。因為他們撰寫的新書在德國出版,所以我們決定邀請這對夫婦參加我的脫口秀節目。

將知識娛樂有機結合

Biolek bekommt Bundesverdienstkreuz
比奧萊克接受德國前總統勞頒發聯邦十字勳章圖片來源: AP

德國之聲:在大學求學期間,我也同時為媒體做事。由於工作原因,我注意到您主持的脫口秀節目。您巧妙、婉轉的談話技巧,內容廣泛,知識性強的節目內容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從您的節目中學到了許多東西,包括對德國各個方面的瞭解。您能否告訴我,製作好的綜合性節目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比奧萊克:對於這個問題,我很難做出客觀的答覆。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交談時一定要因人而異,要考慮到談話對象的特點,交談內容要個性化,還要善於體諒對方;但另一方面一定要注重談話內容的知識性,要為觀眾提供訊息。所以,必須事先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在演播室裡,我每次都帶上自己事先準備好的卡片,註明一定要談到的重點。如果某位交談對象的童年沒有特殊之處,在脫口秀節目期間就不必提出有關他童年的問題,不然的話,觀眾一定會覺得無聊。但是另一方面,我們不能機械照搬卡片上的記錄,否則交談會變得很枯燥,這也是很忌諱的一點。將內容,知識和訊息融於輕鬆溫暖的交談氣氛之中是確保主持高品質脫口秀節目的關鍵。

德國之聲:知識,訊息與輕鬆暖人氣氛進行有機結合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就困難多了。您認為,您的法律專業和律師顧問的工作經驗有助於您日後的節目主持人的工作嗎?一位獲得博士頭銜的法律顧問擔任電視節目主持人在德國業內是很少見的。

比奧萊克:也許有些關係吧。不過,我不敢斷言。

德國之聲:目前,德國公法電台電視台與私營單位的競爭非常激烈。德國公法媒體機構如何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其在競爭中的優勢和弱點是什麼?

比奧萊克:我不太願意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我已經告別了電視台的演播室,也不很關注這一進程的發展。據我所知,德國公營電台電視台受到很大的壓力。它們該如何應對私營媒體機構的挑戰,已不是我的任務,我也無可奉告。對別人指手劃腳很容易,自己做起來就是另一回事了。所以我不想多說。

收視率絕非唯一標準

德國之聲:這是一場事關生存的激烈競爭,收視率不容忽視,但它不應成為最重要的衡量標準。

比奧萊克:我已經說過,在我事業當紅的絕大部分時間裡,我是非常幸運的,那時媒體和整個社會都有另外的重點和價值取向。那時大眾文化尚未形成,在我從事的媒體行業,人們對生活有一定的要求,也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我是一個純粹的實干家,不善於進行理論上的研究。現在,人們有很多頻道可以選擇,如果有人安裝了接收天線,就可以收看一百多個頻道,這一現狀使整個社會發生了變化,我只能說世界已今非昔比。

德國之聲:您在接受採訪時曾一再表示,如今有不少電視節目都很相似,「如出一轍」。

比奧萊克:許多節目的確如此。但3Sat,Art例外。一些政治專欄,評論節目以及紀錄片等都做得不錯。

ALFREDISSIMO - Kochen mit Bio am 20.10.1995 Fernsehen macht glücklich Ausstellung
首創烹調娛樂節目圖片來源: WDR

首創烹調美味專欄節目

德國之聲:您於13年前首創烹調專欄節目。現在各種介紹美食美味的烹調節目不斷湧現。注重健康飲食在當今時尚社會已扮演著愈發重要的角色。您將自己視為引領時尚的「先驅」嗎?您當時如何想到要開辦這樣的專欄節目呢?您本人很喜歡烹調嗎?

比奧萊克:對,我喜歡烹調,也常常邀請同事,朋友們來家裡吃飯,他們總對我說,品嘗我做的飯菜是一種享受。這不僅僅限於烹調和品嘗,它也是人與人進行交流的一種方式,我們一邊喝酒,一邊談天說地。我不是專業廚師,烹調不過是我的興趣愛好而已,所以由我主持的烹調專欄節目旨在讓觀眾與我一道享受人生樂趣,我們一道品酒,一道聊天,象過節一樣渡過每一天,完全不同於當前許多純粹的烹調專欄。

德國飲食國際化

德國之聲:說到德國的飲食大餐,請問,什麼是德國典型的美味?不少來德國的中國朋友都向我提出這個問題。除了豬肘子加酸菜、兵豆湯、馬鈴薯、胡蘿蔔和香腸一鍋煮外似乎再也想不出新的花樣。您有好的建議嗎?

比奧萊克:烤豬肘子很油膩。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德國經歷了「經濟奇跡」,人民很快過上了美滿的生活,然後就開始注重體形的完美,注重健身,在這種背景下,烤豬肘和水晶豬肘等已不合時宜,只有在傳統的啤酒館裡才能吃到。目前德國餐飲業已很國際化,也很受義大利的影響。

德國之聲:如果您必須挑選一道典型的德國美味的話,您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

比奧萊克:我只選擇我喜歡的食品,已不再區分哪道是義大利式,哪道是典型的德國飯菜。義大利食品一向比較不油膩,也容易消化,更具時代精神。

德國之聲:難道德國就沒有自己的飲食文化傳統嗎?

比奧萊克:當然有了,但其中的絕大部分已經過時。在我出版的介紹烹調技術的書中就有一本是講德國的傳統美食的,但加進了不少現代元素。

德國之聲:除了烹調專欄之外,其它的脫口秀專欄也都出自您個人的建議嗎?

比奧萊克:不都是這樣,也有的出自同事們的建議,有些甚至很難說究竟是誰最先提出來的,總之是大家群策群力的結果。

德國之聲:德國的電視台節目主持人都是自由職業工作者嗎?還是他們都有自己的製作公司。

比奧萊克:我最初是自由職業者,後來才受到電視台的聘用。現在,電視台的節目主持人都有自己的製作公司。

命中注定幹媒體

德國之聲:您原本是搞法律的,何以改行干媒體呢?

比奧萊克:上一世紀50年代,電視台的工作才剛剛起步。我接受的是非常典型的中產階級的教育。我父親是律師,如果我告訴他我想進干媒體的話,他一定會表示不解。但當時我幹了3年半的律師工作後發現這項工作並不適合我,那時媒體發展迅速,又遇上了德國第二電視台剛剛成立的好機會,於是我逐漸幹起了這一行。我為電視二台做的第一個節目是為觀眾做駕車咨詢,因為那時我給電視二台當法律顧問,台裡又極缺主持人才就找到了我。其實做節目主持人,當藝人一直是我的夢想。

德國之聲:德中媒體合作在不斷深入,比如中國電視台就引進了由戈特沙爾克主持的「想挑戰嗎」這一專欄節目。您如何看待這一發展趨勢,您本人去過中國嗎?

比奧萊克:我很多年前去過北京,兩年半前我去上海玩過幾天。我與中方沒有工作上的合作關係,只有一家中國電視台報導了我作為聯合國形象大使去柬埔寨的經過。我認為,德中媒體合作也是全球化發展的一部分。全球化進程涉及各個領域,媒體也不例外。

上海將成為一座沒有靈魂的城市

Millionärs-Messe in Schanghai
上海一角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dpa

德國之聲:上海給您留下了怎樣的影響?

比奧萊克:上海不能代表整個中國。上海是一座迷人的城市,但每天都失去其靈魂的一部分。不久之後,上海將是一座沒有靈魂的城市。因為古老的建築不斷被拆毀,被新的高樓大廈所取代。上海經歷和發生的一切以及這座城市所具有的活力都令我很感興趣,但我希望上海也能保留一些歷史建築,希望上海能既擁有現代化的摩天大樓,也有其傳統的老城區。我為上海老城區建築的逐漸消失感到悲傷。不過在上海期間我盡情享受了地道的中國美食,在德國沒有一家餐館能與上海的地道餐館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