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客座評論:台灣人為甚麼要知道六四?

曾志豪
2023年6月4日

2023年6月4日是「六四事件」34週年,這個發生在1989年的中國民運最後以血腥鎮壓收場。曾經這在台灣引起爭取自由民主的共鳴,不過多年過去,中共集權統治越趨穩固,台灣則持續深化民主,走向不同道路。即便如此,旅居在台的香港媒體人曾志豪疾呼,台灣人不能不關注六四。

https://p.dw.com/p/4SAIO
六四34週年這天,台灣總統蔡英文臉書發文說:「我們期盼,有一天,中國的年輕朋友可以自由自在地歌唱,在創作抒發的時候,只有熱情,沒有憂心。」
六四34週年這天,台灣總統蔡英文臉書發文說:「我們期盼,有一天,中國的年輕朋友可以自由自在地歌唱,在創作抒發的時候,只有熱情,沒有憂心。」圖片來源: Manuel Augusto Moreno/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究竟1989年的六月四日,距今有多久了?我數學不好,可能要用計算機數一數,幾個年頭了?或許這樣說吧,89六四已經去到一個年頭,就是香港已經沒有了六四的年頭。

香港的維園沒有了六四集會,香港市民也沒有了六四當晚在戲院包場的自由,香港劇場也沒有了上演六四劇目的空間。對了,民主女神像早就和香港的「民主」一樣,被扔到不知哪裡去了。89年六四就是一個這麼漫長的時間,長到昨天還去紀念六四的人,今天也成為被紀念的對象。

在大移民年代,擁有六四記憶的中國人和香港人四散,這些燭光也散佈世界各地,不過大家面對最大的挑戰,便是不知如何論述六四。

台灣人有自己苦難的228災劫,不認同中國的台灣人,也無法以「悼念死去的同胞」來參加六四集會。正在發生的國際戰爭烏克蘭問題也不可能天天佔據台灣人的版面,遑論是1989年的歷史?

那為甚麼,台灣人還要關注這個發生在好多好多年前的北京的一場慘劇呢?

答案很簡單﹕因為製造這個屠殺慘劇的政權仍然存在,而且離台灣相當接近。而許多台灣人不知道這段歷史,或者不夠重視這段過去。這是活脫脫的,我們與惡的距離。

台灣人在中共的武力脅逼下,產生了一種奇怪的思想﹕不要刺激中共,坦誠溝通,換取繁榮和平。

而具體「不要刺激中共」,包括不要和美國走太近、不要有太多軍購、不要增加服役年期,似乎只要做好這些「不刺激」的動作,中共便能和台灣好好相處,甚至有人可能存有幻想﹕「就這樣統一也不錯」。

我會請他們看一看六四的歷史。當年天安門的學生,沒有和美國走太近,沒有軍購,沒有接受軍訓,但最後他們得到的仍然是「武力鎮壓」。

所以台灣人都要明白,所謂「不要刺激中共」,其實是等於不要刺激一個渾身都是G點的人,你是不可能做到。

六四的學生要求的是很具體實務的「反官倒、反貪污、反腐敗」,前期對領導人也沒有喊出「打倒」、「下台」的口號;「李鵬下台」,都是在5月20日國務院發出了「戒嚴令」,把學生運動定性為「嚴重動亂」後,學生才喊出的口號。

也就是說,學生集會,已經可以刺激到中共動用武力,可見中共是有這種以武力解決問題的DNA。

台灣人面對這種隨時動怒變身的HULK(浩克),如果仍然以為,主動權在自己手上,只要自己如何順從聽話便可以得享和平,實在太天真了。和美國勾肩搭背是挑釁,向政權提出改革要求也是挑釁,今天台灣人可以在凱達格蘭大道做的任何公民行動,對北京都是挑釁。所以六四的歷史清楚告知,中共的武力,要不便用軍機飛彈,要不便是坦克機關槍。性質都是一致。

台灣人可以要求蔣萬安為了228事件再三道歉,但天安門母親,別說叫習近平道歉了,只是希望天安門死難家屬自由自在的訴說自己的悲傷苦難,也是不允許的。

六四最大的啟示,也是給做官的人看,便是「對別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

趙紫陽同情學生,軟禁至死;李鵬強硬戒嚴,死後被黨稱為「同志」。昔日對北京學生戒嚴,今天也有對北京的低端人口冬夜逼遷,而這種酷吏事後官運亨通。可見不同形式的六四,在中共管治下,仍在上演,而官員也明白只有對人民強硬才能過到政治關;那麼,台灣人真的沒甚麼理由,覺得自己可以成為「百姓」當中的例外。

這一年的六四,在台灣的土地點上一枝蠟燭,因為可以點蠟燭的地方,又少了一個;燭光照射下,你會看得更加清楚,誰是朋友,誰是威脅。

曾志豪是香港媒體人,曾任職香港電台,擔任時事諷刺節目《頭條新聞》主持人,目前旅居台灣。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