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Chi0312 China nach Olympia

雨涵2008年12月4日

北京奧運會閉幕已經過去了一百天,在這一百天內,中國發生了不少重大事件,三鹿奶粉事件的曝光,給奧運留下的激情潑了一盆冷水;之後世界範圍內爆發金融危機,又給中國的經濟奇跡蒙上了一層陰影;同時,各地社會不穩定因素開始凸現,計程車司機罷工、失業工人抗議事件接連發生。奧運會究竟給中國帶來了多少變化?

https://p.dw.com/p/G8bM
奧運過後,平常的日子也要過圖片來源: Xiao Xu

德新社駐北京記者安德烈斯‧蘭德維爾發表文章認為,奧運會沒有給中國帶來根本變化,奧運的激情就像火苗一樣一閃即逝。甚至連旅遊業也沒有因此而更加繁榮,由於中國政府在奧運期間對簽證發放的限制,今年前九個月的外國人入境旅遊人數甚至下降了0.4%,旅遊業的收入甚至減少了3.3%。根據問卷調查結果,儘管人們對於北京奧運的組織工作給與極高評價,但中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形象只得到了少許提升。蘭德維爾援引中國媒體報導,在接受問卷調查的外國人中,只有40%能夠正確說出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的名字。

北京理工大學胡星斗教授認為,中國人向來都不只是算經濟賬,還要算政治賬。雖然奧運會從經濟角度來說是虧本的,但是在政治上卻取得了成功,讓外界感受到中國的強大,中國政府控制社會的能力。他說:"其實,中國人早就把奧運會政治化了,不把它看成是純粹的體育運動,而是上升到了民族尊嚴的高度。至於說奧運會對於中國的影響,我想它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不可能寄希望於中國的政治馬上就發生很大的變化,中國政府其實歷來對外國怎麼看待中國其實是無所謂的,它更重視國內的穩定。因此,中國目前的這種經濟上自由發展,政治上嚴格控制的模式不會因為奧運會就發生改變。"

胡星斗教授指出,中國政府也漸漸意識到,維持社會的穩定是多麼重要、多麼艱難。因為沒有穩定就沒有一切。當然,如何維護穩定,是採取憲政、民主的方式,還是採取高壓手段,在這方面還是存在一定分歧。生活在北京的胡教授表示,奧運會還是給中國帶來了一些緩慢的變化:"比如說,市民的文明程度有所提高,我看在公車站人們都自覺地排隊,這比以前要強多了;再比如,網路訊息方面也在慢慢開放,公開性方面比過去也有很大進步。現在很多突發事件,政府和媒體幾乎都是很快的速度進行報導。中國的政治開放性或許正在悄悄地發生變化。"

中國人民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鳴在接受德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不應該那麼大手筆地舉辦奧運會,在奧運會結束之後,中國的經濟反而增長減緩了。而且奧運會期間中國只想展示好的一面,掩蓋問題,這是沒有必要的。德新社記者蘭德維爾在報導中也指出,儘管在奧運期間對外國記者採訪自由的寬松條件得以保留至今,但是國內媒體仍然處於政府的監控之下,沒有什麼改變。北京理工大學胡星斗教授認為,過去中國媒體對很多問題的確是採取掩蓋的做法,但是現在至少在報導突發社會事件方面,已經有了放鬆的跡象。他說:"或許中國政府也正在反思,這種掩蓋問題的做法其實是愚蠢的。在當今網路、手機通訊發達的時代,大的事件其實是沒有辦法隱瞞的,最終還是會給中國政府臉上抹黑。所以今後要加強對突發事件的報導,增加公開性和透明度。至於失業問題,這和美國金融危機的衝擊有關,而且目前接連出現的罷工、抗議事件,更多的是勞資衝突,而不一定是官民衝突。"

德新社記者蘭德維爾在報導中指出,奧運會成功地增強了國人的愛國主義凝聚力。胡星斗教授認為,尤其是奧運火炬的傳遞,導致中國民族主義情緒的高漲;同時一種"反西方"的思想在廣泛傳播,這可能與奧運會有關,同時也和長期的媒體控制以及意識形態上的灌輸有關係。胡教授說:"但是我想,政府也不會刻意地去主導這種反西方的思想,因為反西方對中國是無益的,政府需要的是對外開放,需要的是世界市場,需要融入世界。現在整個社會出現了對普世價值的質疑。但是我想我們中國人還是要更加理性,中國未來的價值雖然不可能照搬西方,但也不可能拋棄西方,因為西方的物質精神文明畢竟是現代世界的主流。未來中國要把普世價值和一些中國的傳統價值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