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台灣:繼續保持現狀

2012年1月15日

台灣選舉結束,馬英九成功連任。民主化以來的第五次自由選舉毫無疑問地證明了兩點:台灣希望保持現狀;華人社會同樣可以實現民主。

https://p.dw.com/p/13juI

台灣選民出人意料地讓馬英九以顯著優勢連任總統。人們此前預計的並駕齊驅、激烈競爭的場面並沒有出現,這位61歲的法學博士最後以6%的得票率優勢輕鬆勝出對手蔡英文。

慶祝這一選舉結果的不僅僅是執政黨國民黨黨部。北京和華盛頓也都會對這一結局如釋重負。

因為正如此前一樣,本次選舉的重要議題依然是與海峽對岸的中國的關係。馬英九支持保持現狀,也就是維持所有主權國家的特徵,但並不正式宣佈脫離中國而獨立,繼續游離在重要國際組織的大門之外。因為在意識形態空洞化的中國共產黨尚存為數不多的基本信條中,就包括了被賦予崇高意義的"維護祖國統一"。而台灣也屬於北京所稱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大陸針對台灣部署了數千枚導彈,並在2005年通過了《反分裂國家法》,聲稱如果台灣正式宣佈獨立,將採用武力實現統一。

Hein Matthias von DW Expert 2007
德國之聲中文部主任馮海音(Matthias von Hein)

由於這一原因,台灣可能引發中國及台灣保護者美國之間的衝突。但是眼下,華盛頓不但需要北京作為資金提供者,而且在伊朗和北韓危機中也需要中國的一臂之力。在這樣的時刻,白宮的傾向顯然更偏向於前任及現任總統(馬英九)。

因為馬英九在過去四年內史無前例地大規模推動了與中國和解的政策,其口號是:不統、不獨、不武。與北京簽署的大量協議使兩岸關係出現了革命性的變化。2300萬人的台灣島與十幾億人口的大陸之間的雙邊貿易額達到了1300億美元。每年來往於台灣海峽的旅客數量高達700萬人次。不久之前,1000名大陸大學生前往民主台灣學習。由於實行了向大陸開放的政策,台灣經濟收益頗豐,但也因此而對大陸形成依賴。但是,雙方之間的大規模交流也讓台灣的民主模式在大陸引發回響。當中國新生中產階級的成員前往台灣渡假,並親眼見證那裡是如何就社會衝突展開公開辯論之後,會留下深刻印象。當他們親身經歷台灣的宗教自由,法輪功支持者可以不受干擾地舉行示威活動時,就會對北京政府的宣傳有所質疑。而台灣前總統陳水扁因貪腐入獄,更能夠讓飽受腐敗之苦的大陸人對台灣的獨立司法體系投去敬畏而又不可思議的眼光。最後還有經濟上的成功:畢竟,小小的台灣在大國林立的國民經濟排行榜上依然能夠躋身第24位。

簡而言之,台灣模式向北京及其他所謂的亞洲價值觀的代表們明確展示了一點:民主在華人社會中同樣可以實現,而且不會以經濟成長作為代價。台灣大選能夠舉行,這本身就是這場選舉的最大意義。

作者:馮海音 編譯:石濤

責編:謝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