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台灣查禁雜誌的背後

2002年4月2日

商報把目標轉向台灣,那裡的一件醜聞激起了人民的不滿情緒。

https://p.dw.com/p/23Dc
陳水扁政府當選時圖片來源: AP

台灣政府下令銷毀一本印有十六萬份的新聞雜誌,因為該雜誌揭發了一個聳人聽聞的事件:九十年代時,台灣前任總統李登輝為前情治機關設立了兩個共擁有一億美元的秘密基金,情治機關以這筆基金作為防止台灣外事孤立、與北京進行外交戰的經費。

台灣媒體強烈反對政府限制新聞自由,而政府則說,這一事件的公開使情治機關的工作遭到極大的打擊,將使台灣在國際上更為孤立。接著,商報談到陳水扁政府普遍面臨的問題:

「台灣各黨派都把政治逆境的責任推給別的黨派,都在猜測,究竟是誰把這些極為敏感的訊息透露給報界的。陳水扁總統的政府在制訂重要決定、推行早該進行的改革方面卻困難重重。一個星期前,上台僅兩個月的經濟部長宗才怡在日益高漲的批評聲浪下遞交了辭呈。這位曾在國家所有的中華航空公司中擔任最高領導的女士說,她像一隻不慎闖入叢林的小兔,把自己在經濟部的職位看作是『受刑』。她的辭職表明,去年十二月立法院選舉以後,反對黨拒絕在組成聯合政府方面提供協助,這使陳水扁總統的政府陷入癱瘓的境地。由於缺乏合適的人員就任政府職務,陳水扁不得不到經濟界去延攬人材,但是象宗才怡這樣的經理很難在台北的政治沼澤中辨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