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台灣同性婚姻合法後:其他國家的啟示

夏立民 發自台北
2019年10月25日

台灣在2019迎來同婚合法,成為亞洲第一。 同婚合法後,台灣的LGBTI族群還有什麼新的挑戰? 這項人權指標又能在區域發揮什麼示範作用?

https://p.dw.com/p/3Ru0a
Taiwan LGBT-Rechte
台灣2018年公投針對《民法》婚姻應限1男1女一案,有765萬8008同意票和290萬7429不同意票。最後台灣立法院通過《同性婚姻專法》讓同性伴侶結婚。圖片來源: Reuters/Tyrone Siu

(德國之聲中文網) 台灣將在10月26日舉行亞洲最大同志遊行,根據主辦單位估計,同婚元年將吸引來自全球各地超過20萬人參與。

台灣同婚合法成為世界關注焦點。歷史最悠久的世界性人權組織,國際人權聯盟(FIDH)因此選擇在10月21至25日在台灣舉辦年會。10月24和25日的「2019年台歐盟亞洲地區LGBTI人權推動研討會」,也是亞洲首次有官方主辦類似的活動。兩個國際活動都有代表率團參與26日的遊行。

在台灣同婚合法後,婚姻平權大平台的副召集人鄧築媛常被問到,台灣是怎麼做到的? 她表示,這與台灣民主發展的軌跡、公民社會的推進,和近3年的多管齊下有關。

她說:「台灣在1987解嚴之後,公民運動很蓬勃。 其中婦女運動結合性別運動,讓台灣的同志運動能夠有穩固的基礎。」

她談到,90年代的努力催生了2003年第一屆台灣同志遊行,還有2004年的《性別平等教育法》。她也說,公民社會持續在民主人權運動上扮演重要角色,像是2014年太陽花運動,透過佔領立法院行動拒絕與中國簽署《服務貿易協議》,也是年輕人關心公共議題的展現。

鄧築媛回憶道,這些公民運動的能量都累積成為2016年支持同志權利的大集會的可能。當時現場有25萬人聚集在總統府前要求婚姻平權,其中也包括許多異性戀家庭共同參與。

最後在近3年透過立法、訴訟、公投等方式,在2017年5月24日由大法官宣佈,不讓同志結婚違憲,並在2019通過《同性婚姻專法》。

不過她也提到,台灣在跨國伴侶登記、收出養的制度,還有社會溝通對話上,離真正的平權還有一段距離,是台灣同志團體接續要努力的目標。

聯合國的經驗

聯合國首位LGBTI獨立調查員蒙塔爾博霍恩(Vitit Muntarbhorn)21日在台灣參與座談時提到,台灣同婚合法在推進同志人權上有領導作用。他也提到,若有更多的國家或是企業帶領,LGBTI權利更能得到保障。

他說:「世界上還有69個國家仍將同性性行為視為非法,把合意性行為除罪化是當務之急。」他認為各國也需要推動《反歧視法》,看見不同性認同等其他性少數族群。

蒙塔爾博霍恩特別提到了跨性別者和雙性人,談到這兩種認同在許多國家還是被當做疾病來處理,其中,跨性別學生更是在學校被霸凌最嚴重的群體。持續的除病化和社會經濟文化的融合非常重要。

延伸閱讀:中國跨性別者悲歌:「家人決定我是誰」

Symbolbild LGBT Homosexualität Afrika
烏干達24日有16位LGBTI權利捍衛者遭拘捕。在烏干達,同性性行為是違法的,可以被判終身監禁,當局更考慮以死刑處罰之。圖片來源: Reuters/J. Rinaldi

同婚16年的比利時

德‧裡爾(Bruno De Lille)是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資深官員,也曾是布魯塞爾市的市議員。提到比利時2003年通過同性婚姻法,他說當年只有35%的比利時人支持。但在同婚合法16年後,目前支持婚姻的民意一直維持在將近8成。

他說:「民意是會改變的。很多國家以此做為藉口,說要等到凝聚共識才去做。但是身為一位政治人物,是被選來領導而不是遵從的。」他也以比較敏感的議題,像是同性伴侶收養為例,表示目前也有大約68%的支持率。

他說,自己在當年擔任副市長時,是唯一的出櫃同志,但是現在政治人物出櫃已經沒有什麼稀奇,也成為一種示範。他認為在討論同志議題上,不該只限縮在一小群人的權利爭取,而是談所有人都重視的自由。

他認為,比利時人對於政府是否該限制自由或干預私人領域這個議題很敏感。這並不只是與同志結婚有關。他說,在比利時,即使是保守政黨都認為自由非常重要。

在同婚合法16年後,他建議要繼續和婦運或其他少數議題等團體一起前進,討論大家共同的掙扎,並在權利爭取上團結,才是不變的真理。

日本迎頭趕上

來自日本的池田宏36歲移居至紐西蘭。他在當地與同性伴侶菲利浦結婚。隨後他的先生成為紐西蘭駐韓國大使。他因為在韓國爭取同性伴侶與其他外交官伴侶相同的權益而登上新聞媒體。在成功被認可為外交官伴侶後,他說自己和先生也在10月18日與韓國總統文在寅正式會面。

針對日本同性婚姻的推動,他表示,大概是51%的支持者和40%的反對者。支持者多以年輕人和女性為主。但是鄉村的長輩還是反對為多。他提到,日本執政的保守自民黨以有違傳統家庭價值拒絕同性婚姻和反歧視法。他表示,政治團體擔心一旦性少數集合成一個利益團體,將破壞日本社會最重視的「和諧」。

他提到,目前日本已經有27個城市實行同性伴侶註記。雖然離同性婚姻還有一段距離,但至少可以加強認同。目前日本也正有同性婚姻的訴訟正在進行,但是到最高法院還要一斷時間。而在日本立法會議員的努力下,日本也開始推動《瞭解同志草案》和《反工作場所性騷擾法》。

在台灣同婚合法之後,他對日本的狀況也表示樂觀,認為草根由下而上的運動會獲得更多的支持。

延伸閱讀:日本LGBT參議員石川大我的同婚路

Japan Taiga Ishikawa LGBT Senator
日本同志參議員石川大我表示,將在國會推動同性婚姻法案。圖片來源: Taiga Ishikawa

LGBTI權利的警鐘

露提瑙斯卡(Eliza Rutynowska)來自波蘭。她是波蘭反歧視法協會的律師。她提到了波蘭作為歐盟成員,卻因近年民粹主義大興,執政黨以國家敵人為名,高舉「對抗邪惡」的大旗拒絕同性婚姻。

她談到,民粹主義者利用波蘭超過八成的民眾是天主教徒這個事實,透過國家控制的媒體和司法體系,以「拒絕政治正確」和「國際標準和人權公約有違傳統」為由,擱置仇恨犯罪,並將目標鎖定國內2百萬左右的LGBT族群,還有5萬名在同性婚姻家庭中出生的孩童。

露提瑙斯卡強調,特別是在波蘭天主教會爆出性侵案後,當局和宗教機構為了扭曲醜聞,將戀童癖與同志連結在一起,並在立法院推出《阻止戀童癖草案》,讓去學校講述性教育和同志教育的人員可能面臨3年以上的徒刑。

她發現,LGBTI的權利被民粹主義者形塑為一種危險的意識形態和外國勢力的干預。這也導致波蘭有超過20個地方宣誓其為「無同志區」。她說這是二次世界大戰後,波蘭第一次有類似這樣鎖定某個少數族群的行動。雖然該宣言沒有法律效力,但已經引起連鎖效應。

面對這樣的情勢,也有華沙市長簽署支持同志的宣言,表示首都的開放與包容,並希望波蘭可以維持性教育和處理針對同志的仇恨犯罪。

延伸閱讀: 波蘭:新法案將性教育與"戀童癖"劃等號

來自各國支持LGBTI權利的專家們表示,從台灣同婚合法可以看出,世界上有更多國家肯認同志族群的權利。然而縱觀全球,同時也有保守的反同勢力興起和反撲,嘗試扭曲或是重新定義法律和公平正義的語言。他們認為,若要維護性少數的權利,還是有賴世界各地的人權捍衛者,以各國情況為鑑, 繼續捍衛聯合國的人權價值和普世標準。

524,我們結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