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北京奧運:在激辯聲中載入史冊

採訪記者:張丹紅2008年8月8日

北京奧運會今天開幕,關於奧運和中國的種種報導也將漸漸集中到真正的競技場上。在全世界為開幕式倒計時的時候,德國之聲記者張丹紅連線德國奧林匹克學院院長安德烈亞斯∙霍菲爾,請他從一個學者的角度,談一談奧運會,談一談中國:

https://p.dw.com/p/Eskx
高舉鬥爭的旗幟圖片來源: AP

德國之聲:霍菲爾先生,奧運會今天開幕,但是足球運動員們卻已經開始在賽場上拉開了戰局。為什麼奧運會的足球比賽在開幕式舉行之前就開始了呢?

霍菲爾:是啊,這可以算作是奧林匹克幾個稀奇古怪的特色之一吧。根據傳統,足球比賽一直都是在正式開幕之前開始,主要是因為足球比賽有預選賽和各項決賽,花費時間長,而且足球運動員也需要時間準備。

那奧運會還有什麼其它稀奇古怪的特色呢?將體育比賽政治化也算一個嗎?

這可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話題。其實,奧林匹克從最初就有一個理念,奧運會不應該僅限於體育,還應該為世界和平與發展做出貢獻。這個理念本身就帶有一種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差距,因為,人們不斷地認識到不得不接受現實。在關於北京奧運會的討論上,這一點表現得很明顯。而從上世紀80年代初至今,政治因素還沒有像這次這樣被人們一再強調。

作為東道主,中國為建設奧運體育場館、改善空氣品質、加強興奮劑檢查下了很大的功夫,但是中國收獲的卻是西方的批評,這是不是不公平呢?

這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可以說,最近幾個月以來,西方媒體對中國的報導是不平衡的,或許也缺乏對事實基礎的充分瞭解。此外,就像您剛才提到的,中國為奧運會建設的宏偉的體育場館,還有為改善空氣品質、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所做的努力等等,這些我們都應該給與充分的尊重。當然,對於人權問題我們完全可以進行討論,但是中國在人權方面存在的問題,不管是西方媒體主觀臆想的,還是事實存在的,都被媒體當作在奧運之前關注的焦點,這個重心可能就有點放偏了。同時,我也要說,中國政府在公共宣傳、媒體政策上或許也不是完全正確的。

這是毋庸置疑的。那您認為,如果要在未來避免這種激烈的爭論,國際奧委會是不是應該修改舉辦權的發放標準,明確規定只有民主國家才能主辦奧運會呢?

Andreas Hoefer Deutsche Olympische Akademie DOA
安德烈亞斯∙霍菲爾圖片來源: Deutsche Olympische Akademie

這是一個在過去的幾個月中不斷被人們提出的問題,國際奧委會已經明確否認了這種說法。我認為,國際奧委會應該保持它在發放奧運會舉辦權方面的權威。究竟什麼樣的地方適合舉辦奧運會,對這個問題可以有很多種回答。如果把是不是民主國家作為一個標準的話,那另一個問題就隨之而來:究竟什麼樣的國家算是民主國家呢?還有在人權方面,如果我們僅僅把國際特赦組織的報告作為判斷依據,把所有進入國際特赦組織黑名單的國家都剔除出去的話,那剩下的國家也真的就寥寥無幾了。奧林匹克的一個希望是,通過舉辦奧運會,能夠促進當地的發展,比如加快民主化的進程,使當地社會變得更加具有人文精神,人們能夠生活得更舒適。

您認為中國還有沒有機會辦成一屆成功的奧運會,還是像一位知名社會學家在《世界報》上發表的一篇文章標題所說的那樣,"中國已經輸掉了奧運會"?

這個說法也確實有點過於尖銳和偏激了。但是我覺得,如果北京奧運會要載入史冊,它在事後總會被人們扣上一頂帽子的,歷屆奧運會都是這樣。關於雅典奧運會,人們記住的永遠是舉辦方沒有做好充分準備;關於慕尼黑奧運會,人們記住的永遠是那次恐怖襲擊的血腥場面。所以,可以想像,不管這次的北京奧運會最終進行情況如何,都會被打上政治、人權的烙印,人們也總會記住中國主辦單位限制的條條框框。

從今天開始,體育是不是將在德國媒體關於奧運會的報導中佔主導地位了呢?

這一點我相當肯定。即使引發了這麼多問題和爭論,奧運會的魅力也絲毫不會受到影響,我想,它的吸引人之處也許恰恰就在於此吧。不管怎樣,比賽和運動員,勝利和失敗,狂喜和沮喪,這些才是奧運會真正的焦點。只要比賽真正開始了,就像我們剛才說到的,女足的賽事已經拉開了帷幕,這時候媒體的注意力自然就會轉移到比賽本身上,去關注各個項目熱門運動員的成敗勝負了。當然,前提是不出現什麼突發事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