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上海磁懸浮速度令德國專家心驚

2002年2月21日

10000名工人幾乎日夜不停地在工地工作。在破紀錄的時間裡他們必須完成上海磁懸浮的建設。德國公司和專家們同樣感受到那巨大的壓力。

https://p.dw.com/p/1sF1
德國的磁懸浮首演在中國圖片來源: AP

小個子大人物

吳總指揮個子最多只有1米6,年齡大約在65歲左右,一臉的親切和氣。然而,他催促著所有的人快馬加鞭,包括德國西門子和蒂森克虜伯公司的人。他從中國總理朱鎔基和上海市長那兒直接獲得指示。他向朱鎔基總理立下了按時完成的軍令狀。朱鎔基要以這個技術里程碑來做他的政治生涯的句號。

中國總理為此投了很大的政治資本。因此,這個超級列車工程也是德國工程技術的試金石。通過了這場考試,中國的世紀工程就會向德國微笑:從上海到北京的磁懸浮鐵路,價值約200億歐元。但條件是,不僅要品質好,行駛安全,而且必須在所規定的時間裡完成任務。在上海這個中國最現代化的城市裡,時鐘以德國人所不適應與不喜歡的超高速運行著:2003年元旦,第一輛磁懸浮要飛起來。

吳總指揮是上海城市建設的功臣,「新上海」是他的嬰兒。他先後領導了多層高架公路、深水港口和浦東機場的建設,一切都是以創紀錄的時間裡完成的。他現在坐在上海磁懸浮發展公司(SMTDC)的總裁座上,這個公司是蒂森克虜伯和西門子公司的中國夥伴。

無所不用其極

為了在規定的時間裡完成工程。吳總指揮可謂無所不用其極。為建行車道的基礎,他調來了全市的所有打樁機,總數60台。為了給寬50米的行車道騰出空間,他讓700個家庭和兩個企業搬了家。他從來不放過任何機會來表示,德國人也必須適應這個速度。

據蒂森的工作人員說,這個中國指揮官在聚會時也會給與德國高級公司人員以「訓教」。在慶祝開工的宴會上,吳總指揮面對德國公司的高級代表們,放棄了通常的客氣的開場問候語,在半小時的演說中強調一定要按時完成工程,沒有任何藉口。

這個項目的細節是高度保密的,而吳總指揮的每一次出現都令人害怕。如果德國專家們不能很快拿出解決辦法來,他就自己作出決定。比如,他在很短的時間裡作出決定,以5000萬歐元購買德國馬克斯.伯格勒公司可以允許最高速度的支架生產權。在購買時,這個支架系統還沒有通過有關公司的驗證。吳總指揮可不管這些。他的專家們很快修改了伯格勒公司的技術,這種修改同樣沒有得到德國的相應驗證。

心也懸浮

德國公司之間的協調也是個問題。蒂森認為他們是磁懸浮的創造者,對西門子的工程師們不屑一顧。而西門子公司也確實經常落後於時間表,他們以往把主要精力放在了高速火車上,而對磁懸浮研究得太少。

德國公司認為,能否及時完成工程,可能性為50%。但誰也不敢說。如果誰在公開場合反對吳總指揮的名言「我們能辦到」,誰就會在第二天丟掉飯碗。因此,工地上的空氣十分緊張。伯格勒工程師安特勞夫說:「對尺寸準確性的要求是極高的。」如果在路面建設公司與技術系統公司之間沒有充分的協調,這個項目就會受到很大的威脅。

有些問題是德國的問題。在德國,行車道的研究發展一直得不到重視,因此至今還沒有一種類型的行車道得到了聯邦鐵路局的批文。安特勞夫工程師說,因此車輛設計時要考慮到給行車道以更多的「生存空間」。否則可能會發生車輛掛在某個路段動不了的情況。這種話也絕不是吳總工程師所願意聽到的。

關鍵在於未來

上海的磁懸浮還在建設中,同時已經有兩個中國的研究所在研究磁懸浮鐵路的進一步發展。因此,德國公司與技術受到很大的壓力,他們必須不斷地研究提高,保持走在時代前面。否則,就像西門子公司荷蘭公司董事范.派爾尼斯說的,「也許我們在十年後將不得不從中國進口。」這種事情對吳總指揮來說是求之不得的。

對吳總指揮來說,最重要的是,中國朱鎔基總理能夠在2003年1月1日乘坐這裡的磁懸浮旅行。如果那時候磁懸浮出了故障,那它可能就將被永遠地送到慕尼黑的德國博物館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