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的种子-就冰点复刊采访李大同 | 在线报导 | DW | 01.03.2006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在线报导

积极的种子-就冰点复刊采访李大同

“中国青年报”下属的冰点周刊自1994年创刊以来,因敢于发表批评性言论而颇受知识分子欢迎,今年一月因一篇批评官方历史观的文章被中宣部勒令停刊。这一事件引来中国国内和国际舆论的强烈批评。在各方压力下,中青报党组于一个月后决定复刊,但正副主编被免职。3月1日冰点再次出版,引起各界关注。德国之声记者采访报导如下。

中国报栏

中国报栏

被调往研究部门工作的前主编李大同对冰点复刊表示高兴,他说,象这样被叫停后又复刊的情况以前还没有过。

导致冰点周刊被封杀的所谓“闯祸文章”是中山大学教授袁伟时撰写的“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一文。该文批评中国历史教科书以偏执的爱国主义为指导思想,对中国近代历史缺乏反思。这篇文章被中宣部认为是“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翻案,严重违背新闻宣传纪律,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复刊后的第一期冰点,刊登了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张海鹏署名的长篇文章“反帝反封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反驳袁伟时的观点,称袁文违背史实,以个人角度对历史作出错误判断并误导读者。对这篇批评文章,李大同认为:“我认为张海鹏先生持这样一种观点是可以的。但是不能说只有一种观点是正确的。在人文学术领域,有不同的学派、不同意见之间的争鸣才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只有一种意见是正确的,只有一种道理是绝对真理,这才是错误的。”

冰点前副主编卢跃刚对媒体表示,冰点的复刊是一个妥协的结果。条件之一就是要刊登批驳袁伟时的文章。而李大同则指出,体现不同的观点和流派一贯是冰点杂志的宗旨,在历史观的问题上也不例外:“实际上,在冰点被停刊之前,我们已经注意到网上有一些和袁伟时先生商榷的文章。我们也注意到其中有一些质量非常高的商榷文章,学术态度比较严谨的文章。我本人比较看重的是一篇署名为子桥的商榷文章。事实上我已经准备采用这篇文章,正在到处打听文章的真实作者是谁。当我打听到这位作者的时候,已经被停刊了。他实际上是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姜义华先生。这篇文章我事先已经传给袁伟时先生参阅。”

冰点被停刊整顿后,立即引起了海外媒体的关注。普遍认为,这是中共加强新闻检查,控制言论的又一印证。台湾著名作家,评论家龙应台曾致信胡锦涛,对有社会责任感的大陆媒体一再被禁声表示痛心。

令人意外的是,包括毛泽东前秘书李锐,前中宣部部长朱厚泽等人在内的一批中共前高干和学者2月14日发表公开信,就冰点事件批评中宣部恶性新闻管制的极权做法,要求恢复刊物,并制定“新闻保护法”,保障媒体的职业权利。人民日报前社长胡绩伟甚至撰文指出,中宣部没有权利查封中央团报的刊物,无论是团中央还是党中央,勒令停刊都是剥夺公民言论出版权的违宪行为。

冰点主编李大同也向中纪委申诉,指出强制停刊违反宪法,法律和中共党章,要求中纪委进行调查。

在各方舆论的压力下,中青报党组在二月底决定让冰点复刊,但正副主编被调往其他部门工作。有人担心,复刊后的冰点会丧失大胆敢言的风格。李大同表示,除张海鹏的文章外,新一期冰点的其他稿件都是在停刊之前就已确定的。至于冰点今后的路会怎么走,李大同也无法预测,不过他认为复刊本身就向其他媒体传达了一个积极信号:“我相信大家会看到,依宪法,依法律的规定,依党内正常政治生活的准则,抗诉是可以的。这次事件应该会作为一种积极的种子存在下去。”

叶宣

欢迎点击下方音频链接收听录音

德国之声版权所有
http://www.dw-world.de

DW.COM

  • 日期 01.03.2006
  • 作者 德国之声中文广播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83TP
  • 日期 01.03.2006
  • 作者 德国之声中文广播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83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