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集体记忆的抗战经验:台湾观点及其转化 | 文化经纬 | DW | 10.08.2005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文化

作为集体记忆的抗战经验:台湾观点及其转化

台湾台大历史系教授黄俊杰先生应德国之声中文网邀请为东亚地区二战结束60周年专题撰写了这篇文章。此文主要描述了台湾对抗战的观点和近60年来这方面观点的转化过程。

从卫星上看黄河

从卫星上看黄河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中,中華民族艱苦抵抗日本帝國主義者的抗戰經驗,是最可歌可泣的一章。八年抗戰,艱辛備嘗,在日寇鐵蹄之下,多少家庭破碎,妻離子散!多少流亡青年在抗戰的烘爐中歷煉。這一段抗戰經驗,成為二十世紀全體中國人心靈中不可抹滅的集體記載。

1949年國共內戰結束,桑海巨變,國府倉惶播遷臺灣,從此禹域二分,海峽兩岸隔絕長達數十年。49年以後,臺灣社會中對於作為集體記憶的抗戰經驗,也在時移事易之中歷經變化。

大略言之,從1945年臺灣光復至2000年政黨輪替,約半世紀之間,抗戰經驗是臺灣社會中的重要組成部份。每年七七抗戰紀念日,官方均有集會喚醒抗戰之集體記憶,各級學校歷史教科書中,對抗戰經驗亦多所著墨,以傳遞這段歷史記憶。臺灣的中央研究院院士張玉法教授在所撰《中國現代史》教科書(下冊,頁667-668)中有以下一段話:

中國抗戰八年,考驗了中華民族的精神與耐力。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與美、英等國並肩作戰,不僅使中國以此廢除了不平等條約,而且與諸強國籌劃恢復戰後秩序。中國在抗戰結束後,與美、英、俄並列為五強,不是偶然的事。就中國所獲的實際利益而論,除廢除不平等條約以外,東北及臺澎的重歸我國版國,歷史的意義尤為重大。但抗戰對中國也有不利的影響,一方面,對中國經濟造成了嚴重的破壞,使戰後的通貨膨脹一發而不可收拾;另一方面,中共躲過了「二萬五千里長征」以後的絕滅命運,在抗日民族陣線的口號下,伺機擴張,造成長年的國共鬥爭,破壞了國家的統一。

這一段話可以視為光復後臺灣知識界對二戰中的中國抗戰經驗具有普遍意義的觀點。

但是,隨著海峽兩岸的長期隔絕,擁有抗戰經驗的世代在臺灣的凋零,臺灣人對大陸的政治與社會動盪的疏離感,以及自1987年以後臺灣之民主化發展,臺灣民眾對抗戰這段集體記載日趨模糊。隨著戰後出生的世代之成長,親身參與並分享抗戰歷史的經驗的人,在臺灣愈來愈少,新世代與這段民族的苦難漸行漸遠。正是在這種時間無情的淘洗與空間的阻隔之中,近年來臺灣少數政治人物逐漸將「抗戰勝利」的傳統詞語,轉換為「終戰」。七月七日不再受到重視,除了少數人之外,也不再舉行抗戰紀念活動。在最近十餘年來的臺灣,發生於1947年2月28日起的「二二八事件」,逐漸受到強調。「二二八」作為臺灣人的集體記憶,也逐漸超過抗戰經驗作為集體記憶。

但是,隨著大陸的改革開放,海峽兩岸經貿活動及旅遊的日趨熱絡,尤其是臺灣在野黨領袖訪問大陸之後,海峽兩岸關係產生微妙變化,作為集體記憶的抗戰經驗,又逐漸在臺灣社會頗有復活的跡像。在中國大陸、日本與臺灣的複雜互動關係之間,抗戰經驗的解釋權成為三方爭奪的標的物。發生於六十年前的中國大陸抗戰經驗,在臺灣部份地區如臺北市,重新被喚醒、被記憶、被再詮釋。

總而言之,抗戰經驗作為全體中國人的集體經驗,雖然已經相隔六十餘年,但是,這段歷史經驗並未真正隨風而逝。相反地,隨著臺灣內部政治權力結構的巨變與振盪,以及海峽兩岸關係的推移,抗戰經驗也歷經解釋的變化。

從六十年來臺灣對抗戰史解釋的變化,我們也可以看到歷史記憶與社會政治變遷之間,實有其複雜的互相滲透性。歷史記憶可以對社會政治變遷產生滲透作用。因為歷史記憶有其方向性,可以指導個體與群體未來往何處去。近十餘年來臺灣的二二八事件之歷史記憶的重建,以及對二戰歷史的再解釋,都與政治結構的轉型息息相關,隱約間指示出臺灣政治的走向。而且,人之存在有其意向性。人之存在不僅是生物學的事實,更是文化的事實,因此歷史記憶必然對社會政治變遷造成某種程度的影響。

但是,社會政治變遷又與歷史記憶取得密切的聯繫。人是在社會政治變遷的時空脈絡裏建構歷史記憶的,所以歷史記憶必然受到社會政治變遷的滲透;政治社會變遷也會開發歷史記憶的新面向與新詮釋。例如在文革時期中國大陸,武則天的歷史形象廣獲中國史家的重視,實際目的乃在表彰江青。又如在台灣對抗戰經驗與二二八集體記憶的重塑過程裡,非臺灣省籍人士的受難經驗被完全忽略掉,這與台灣大環境裡的省籍情結和政治訴求均有密切關係。

作者简介

黃俊傑,臺灣省高雄縣人,1946年生。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士(1965)及歷史研究所碩士(1973),美國華盛頓大學(西雅圖)博士(1980)。曾任新加坡儒家倫理小組顧問(1985),美國華盛頓大學(1986-87)、馬利蘭大學(1995)、Rutgers大學(1996)等校客座教授、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理事長(1996-2000)、名譽理事長(2005起)。現任台大歷史系教授兼共同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台大東亞文明研究中心計畫總主持人、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合聘研究員、台灣聯合大學系統講座(2005)及東吳大學東吳通識講座教授(兼任,2005)。獲得學術榮譽有:美國王安漢學研究獎(1988)、傑出人才講座(1997-2002)、胡適紀念講座(2005-2006)。

著有:Taiwan in Transformation (1895-2005) (Transaction Publishers, 2005)、《全球化時代大學通識教育的新挑戰》(2004)、《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2004)、《孟子思想的現代詮釋》(2002)、《大學通識教育探索:臺灣經驗與啟示》(2002)、Mencian Hermeneutics: A History of Interpretations in China(2001)、《臺灣意識與臺灣文化》(2000)、《大學通識教育的理念與實踐》(1999)、《戰後臺灣的轉型及其展望》(1995)、《孟子》(1993)、《孟學思想史論》(卷一)(1991)、(卷二)(1997)等書。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
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

  • 日期 10.08.2005
  • 作者 德国之声中文网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71cm
  • 日期 10.08.2005
  • 作者 德国之声中文网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71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