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日报”二十五年,弹指一挥间 | 文化经纬 | DW | 16.04.2004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文化

德国“日报”二十五年,弹指一挥间

四十岁以上的人还记得,1979年4月17日一份名为“日报”的小报首次发行时,人们曾把它称为德国第一份左翼激进报纸。25年过去了,这份小报成了德国媒体景观中举足轻重的大报。

“日报”总编辑米卡在她的办公室内

“日报”总编辑米卡在她的办公室内

在德国,“68新生代”指的是1968年前后上街抗争的一代大学生,他们对战后德国父母一辈人的生活模式感到失望,追求个人自由、个性解放,要求社会公正。在街头小报和保守的大报中,“68新生代”代表了“堕落颓废”的一代,成了攻击的对象。作为诸多德国媒体的对立面,“日报”创刊了。这份报纸没有资本雄厚的出版商给予赞助,而是靠大学生、一些知名人士和新闻记者组成的合作社艰苦地支撑着。

当年参与创建“日报”的工作并担任生态问题编辑、今天在“明镜”新闻周刊驻柏林办事处工作的松泰梅尔在回顾往事时说:“‘日报’的创建人都是一群外行,我们根本不懂如何办一份日报。我们来自不同的左翼激进政治氛围,大家都有些厌倦了街头革命,想改行从事革命宣传。正是这样天真的想法促使我们启动了办报工程,并使它得以延续存在下来。”

“日报”一开始把重点放在报道民间政治运动和人民倡议活动上,例如反对实行全国核电化,为萨尔瓦多反政府游击队购买武器募捐,八十年代初期柏林大学生强占空房时,号召人们抵制出租房房主。位于柏林维定区瓦特路的编辑部每天24小时都在工作。当时,“日报”使用抗争人士散发的传单作为新闻报道的基础,但随着形势变化,“日报”的出版份数递减,报社财政捉襟见肘,特别在1984年的财政危机之后,编辑们本来就较低的统一工资又一次降低,报社并呼吁读者从财政上支持。在此困难境地,报社不得不告别了印制传单式的办报方式,引进了现代化的编辑体系。“日报”从此进入了德国有影响的媒体行列。

除了时效性、独立性外,幽默风趣的文风是“日报”的另一特点。其独特的标题往往一下子就能抓住读者的目光。1995年,中国再次进行核试验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巨大反响。“日报”头版刊登的有关文章标题是:“李”发出了“砰”。这里“李”是指当时的中国总理李鹏,“砰”是德文中爆炸声响的象声词,而德文的“砰”与汉语拼音的“鹏”书写完全一样。读者看到这条标题,不禁要笑出声来。同一年,德国社会民主党前主席沙尔平免去了时任下萨克森州州长施罗德对该党经济政策的权限,施罗德又回到下萨克森州政坛。“日报”报道此事件的标题是:施罗德被重新套上栓狗绳。这两条标题被法新社选为最逗乐、但也争议最大的新闻标题。

25年来,“日报”成了德国最大的“新闻记者学校”。今天,无论是每日镜报、明镜周刊或法兰克福汇报,无论是时代周报、世界报、柏林日报或法兰克福评论报,在德国全国性的报纸杂志社中,都有“日报”的前工作人员参与工作。

哈尔特曼就是其中的一员,他在“日报”工作了一段时间后,1987年离开了“日报”。他回忆起在“日报”的工作经历时,仍然十分兴奋。他说:“在‘日报’工作的人都有发挥自我、发展新闻能力的机遇。直到今天,仍然是这样。在‘日报’的工作时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很少有别的什么项目能起到如此深远的影响。”

  • 日期 16.04.2004
  • 作者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
    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4uuf
  • 日期 16.04.2004
  • 作者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
    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4uu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