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艺术:卡塞尔文献展 | 在线报导 | DW | 25.08.2009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在线报导

现代艺术:卡塞尔文献展

战后德国对于艺术的如饥似渴催生了卡塞尔文献展。而它将成为全球最富盛名的当代艺术展,这在1955年还无异于痴人说梦。

2007年6月,中国行为艺术家在卡塞尔

2007年6月,中国行为艺术家在卡塞尔

"四周是一片废墟。我们寻找某种可以克服和战胜那被摧毁状态的东西。"出生于卡塞尔的艺术家、艺术教育家阿诺尔德·波德(Arnold Bode)描述说。1955年7月15日,首届卡塞尔文献展开幕。这是年轻的联邦共和国的一件文化盛事。纳粹政府倒台10年之后,德国公众终于又能再次欣赏现代艺术。前来参展的670件作品分别来自近150名艺术家,其中包括克莱、康定斯基、毕加索、夏加尔和贝克曼。

Bildgalerie Deutsche Kunst der Nachkriegszeit Documenta im Fridericianum in Kassel am 16. September 1955 Bundespräsident Theodor Heuss

1955年9月16日,联邦总统豪伊斯参观文献展

在绘画、家具设计、展馆建筑学等领域多有建树的阿诺尔德·波德是一名不懈的、独树一帜的策展人。纳粹政府曾经封杀他的艺术创作。1945年之后,波德想要重返艺术殿堂,最好在家乡卡塞尔。他将弗里德利希广场上的阿鲁门博物馆定为主展馆。这座气势恢宏的建筑经过二战的炮火洗礼已经残缺不全。最初,文献展只是联邦园艺展的一个附加部分,让美术成为园艺展的伴随节目。

艺术饥渴

Ai Weiwei auf der dokumenta 12

中国艺术家艾未未作品在第12届文献展上

首届展会可谓是现代艺术成就的一个"大观园":20世纪上半叶的雕塑、素描以及绘画--特别是那些受到纳粹诋毁的作品得到了全面展现。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送来了毕加索的神秘的《镜子前的女孩》,法国国家博物馆也借出几幅立体派画作。回忆往事,波德指出1955年文献展获得的成功表现在国际媒体的强烈反响,以及参观者的人数之多,他们"如饥似渴地赶来欣赏那些在纳粹当政的可怕年代无缘会面的杰作。"首届文献展的访客人数达到将近135000人,成为一个极具轰动效应的大事件。艺术圈的圈内人士也成群结队地赶来黑森州的这座小城朝拜。

Deutschland Geschichte Kultur Documenta Kassel 1955

首届卡塞尔文献展景象

文献展的字面意思是文献资料的汇编工作,按照拉丁语的语义理解,还有"教导"以及 "精神"的含义。可见,文献展提出的要求是很高的。但是1955年还无人能够预见它的辉煌未来。1959年,第二届文献展召开,此后,越来越多的艺术家的作品被送到这里,展馆的数量也随之增长。当代艺术作品从此走上了在这里系列展出之路。

明星和丑闻

Arnold Bode

卡塞尔文献展创始人诺尔德·波德(Prof. Arnold Bode)

1972年以来,文献展不断更换艺术总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展览的艺术风格。2007年,第十二届文献展的访客人数达到400万人。这是一个值得骄傲的成绩,但也频出丑闻:一会儿文献展报出赤字;一会儿,地方政府认为,这不过是文化精英的艺术秀,而打算取消展出;一些遭到展会负责人拒绝而不让参展的艺术家甚至将主办方告上了法庭。

在卡塞尔总能看到当前风格和未来趋势的折射。抽象的表现主义和色彩明快的波普风格争奇斗艳,极简主义也有一席之地。公众既能见到相片真实主义的画作,也能在一望无际的装置、摄影和录像的海洋里大开眼界。通过各种各样的艺术媒介,文献展表达自己对当前的社会和政治问题的思考。展览其实具有教育的性质,第十二届文献展的艺术总监博格尔(Roger M. Buergel)认为,"文献展不同于我们通常获得的肤浅而枯燥的信息。"

Pressekonferenz zur dokumenta 12

艺术家们在第12届卡塞尔文献展上合影

作者:Michael Marek / 亚思明

责编:叶宣

  • 日期 25.08.2009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JGMM
  • 日期 25.08.2009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JGMM